老家凤翔人的搓搓子

【老家凤翔人的搓搓子】搓搓子就是搓鱼面 , 本来是一种甘州(张掖)小吃 , 不知怎的 , 老家的凤翔人竟然也喜欢做来吃,所以县城的大小饭店里是见不到的 , 只有凤翔人自己家做着吃时才能见得到 。凤翔人重重的陕西口音叫它搓搓子 , 两个搓字是重重的去声 , 如同他们的性格一样质朴而厚道 。
吃供应粮那会儿 , 面对难以下咽的红薯干和高粱面 , 有人做了饸饹面床子 , 但家乡人做的最多的是搓搓子 。有人下到锅里煮了吃 , 有人上了蒸笼蒸熟了凉拌着吃 。粗糙而又口味怪异的原材料 , 在人们的精心制作下 , 变成了一道道可口的佳肴 。农闲时节 , 下雨天 , 女人娃娃齐上阵 , 农家宽大的案板边站满了人 , 为了做一顿大家盼望已久的搓搓子 。
现在生活好了 , 上顿下顿都是白面 , 人们做搓搓子吃搓搓子的劲头更足了 。盐水和面 , 将面揉均匀 , 软硬适中 , 擀成半厘米厚的面饼 , 然后切成宽度半厘米的长条 , 一条条码在案子上或盆子里 , 用锅盖盖上或干净毛巾苫在上面 。做时取出一条 , 左手拿面条 , 右手掐一厘米左右的一段 , 放在案子上 , 右手压在上面上上下下地搓动 , 感觉差不多了 , 手掌像滑翔的飞机离开跑道 , 一颗搓搓子随之跑向前方 。搓时 , 右手手掌呈中空状 , 这样搓出的搓搓子才会有中间浑圆两头尖尖的梭子形美感 。要不 , 不是搓成面条就是压成了薄片 。搓好的一根根堆在前面 , 为了不让互相粘连 , 隔一会在上面撒一些面粉 。如果搓的多 , 最好将搓好的撒上面粉均匀的散开盛在盘子里或竹筛里 , 下到锅里不至于粘连在一起 。搓时的劲道 , 搓搓子的大小粗细 , 全在于个人的感悟与经验 。年轻人喜欢粗一点大一点 , 上了年纪的人则喜欢细一点小一点 , 这样有利于消化 。一般人一次搓一根 , 搓的快的有经验的一次最多才能搓二根 。有些人图快偷懒 , 将拉条子切成一截截 , 美其名曰搓搓子;也有机器上做出来的 , 但勉强有它的外形 , 却难于有它的口感 。
过去 , 搓搓子的吃法比较单一 , 煮熟的搓搓子上面浇上炒好的菜 , 调上食盐醋辣椒 , 就像面条一样去吃了 。现在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 大辣椒绿豆芽蒜薹洋葱粉条蒜苗 , 当然少不了肉 , 最好是牛肋条肉 , 炒的差不多快熟时 , 放入煮好凉水里浸过的搓搓子 , 这就是炒搓搓子 。如果旋一些肉汤 , 就成烩搓搓子了 。
搓搓子好吃难消化 , 所以 , 本着原汤化原食的老理 , 吃完搓搓子 , 再喝些面汤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 , 为了身体量力而行 , 少吃点或者搓小点 , 这些也是应该注意的 。
老家的人们整天忙来忙去的 , 吃了石头都能消化 , 吃了搓搓子反而踏实 , 干大半天活也感觉不到饿 。只是做起来麻烦 , 不能时常做 , 只能等农闲时或下雨天 。女儿小时候很不爱吃饭 , 我就试着做搓鱼面 。女儿被鱼样的外形所吸引 , 不知不觉间一小碗就吃完了 。为了让她喝汤 , 我撒谎说 , 鱼已经在你的小肚肚里了 , 不喝点面汤 , 它们就会渴死的 。这一说真管用 , 小半碗面汤又哄着喝下去了 。久在外地的人 , 想吃了要么自己动手 , 自己不会做了 , 回到老家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我要吃搓搓子 。因为 , 在外地 , 比如在天水 , 虽然有搓鱼面馆 , 但没一家是清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