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风起陇西》原著:直到烛龙落网,荀诩才知糜冲非死不可的隐情

本文据《风起陇西》原著所写 , 文中图片引用自电视剧 , 仅作为示例呈现 。
《风起陇西》原著中 , 有位极其厉害的角色 , 虽然出场时间很短 , 但是凭着自己的一身本领 , 居然两次成功地逃脱了荀诩的追捕 。
【历史故事】《风起陇西》原著:直到烛龙落网,荀诩才知糜冲非死不可的隐情
文章图片
这个人就是糜冲 。
相比较电视剧被陈恭算计命丧蜀军的乱刀之下 , 原著中他被烛龙灭口 , 反而让人多了一分世态炎凉的感慨 。
【历史故事】《风起陇西》原著:直到烛龙落网,荀诩才知糜冲非死不可的隐情
文章图片
可是 , 糜冲却不知的是 , 他的死本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 因为全在这2人的算计之中!
棋子!弃子!
糜冲受郭刚的指派 , 一路乔装打扮 , 来到蜀国和烛龙见面 。
【历史故事】《风起陇西》原著:直到烛龙落网,荀诩才知糜冲非死不可的隐情
文章图片
见面的内容说起来很简单:盗取蜀国两份弩机的图纸 。 但是 , 这又是一个几乎可以称之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对于引以为傲的技术 , 不论是谁 , 都有着巨大的安防措施 。 自然 , 糜冲想要窃取的蜀军的那两份弩机图纸 , 更是被众所周知的重中之重的保护 。
【历史故事】《风起陇西》原著:直到烛龙落网,荀诩才知糜冲非死不可的隐情
文章图片
这是一种极大的心理暗示 , 人们在面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的时候 , 就会放松警惕不去关注背后不寻常的地方 。
之所以会如此 , 是因为在最初的时候 , 出现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不会怀疑的“饵” , 这个“饵”便是《风起陇西》开篇提到的魏国大将王双被击毙 , 而这里尤其提到的是被蜀国一种没有出现过的杀伤力巨大的弩机击毙 。 所以 , 面对这样的杀器 , 魏国必然会采取行动 。
【历史故事】《风起陇西》原著:直到烛龙落网,荀诩才知糜冲非死不可的隐情
文章图片
糜冲历经“重重艰险” , 才见到了他要接头的烛龙 。 可是 , 他却完全没有想到 , 自己还没有出现的时候 , 就在烛龙心里当成了要被除掉的对象 。 在原著中 , 烛龙有这样一段话:
我建议要充分动员地下五斗米教徒的力量 , 还建议在计划完成后除掉糜冲以确保我的身份不被泄露 , 总之都是貌似合理实际上却对我方有利的提议 。 这些要求郭刚都答应了 。
其实 , 对于烛龙而言 , 来和自己接头的人 , 不论是糜冲或是别人 , 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 , 因为除了烛龙担心自己身份之外 , 而那所谓烛龙 , 不过是诸葛亮用来蒙蔽魏国的一个计划 。
【历史故事】《风起陇西》原著:直到烛龙落网,荀诩才知糜冲非死不可的隐情
文章图片
在这个计划里 , 所有人都不过是诸葛亮的棋子 , 只不过对于蜀国己方的人来说 , 他们心中有“光复大汉”这个伟大梦想 , 当人们心中有了梦想 , 就会忽略自己的付出 , 哪怕是在诸葛亮对敌人的对弈中自己成为弃子 , 也深感荣耀!
而糜冲这个魏国优秀谍报人员 , 却在烛龙和郭刚为的算计里 , 成了一个自以为效忠国家的英雄 。
算计
冲突和敌对 , 归根结底 , 是利益无法归自己所有 。
【历史故事】《风起陇西》原著:直到烛龙落网,荀诩才知糜冲非死不可的隐情
文章图片
蜀国境内的五斗米教在乱世中逐渐强大 , 有人欢喜有人愁 。
对于想要北伐的诸葛亮 , 处在自己管辖地方且已经数万教众的五斗米教 , 虽然不过是乌合之众 , 但却成了他的心腹大患 。
【历史故事】《风起陇西》原著:直到烛龙落网,荀诩才知糜冲非死不可的隐情
文章图片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 五斗米教最初以宗教的形式出现 , 尤其是在三国争霸的期间 , 从正面的角度来看 , 它稳固了因为战争而浮动的人心 。 对于诸葛亮来说 , 这是一种好的现象 。 但是 , 随着它逐渐壮大 , 尤其是当五斗米教和曹魏之间有了联系 , 这无疑是成了蜀国的肉中刺 。
因为在乱世之中 , 教派往往是会被普通民众当作赖以生存并向往美好的地方 , 它们往往更容易操控人心 。 这对于一心要北伐曹魏 , 匡扶汉室的诸葛亮来说 , 绝对是一个不能再继续放任的“毒瘤” 。
【历史故事】《风起陇西》原著:直到烛龙落网,荀诩才知糜冲非死不可的隐情
文章图片
既然五斗米教和曹魏保持着关联 , 表面看起来 , 这是需要马上就处理的大事 , 但是也成了可以被利用的对象 , 甚至完成了让魏国成功窃取到假的弩机图纸的计划 。
用五斗米掩护烛龙 , 用烛龙迷惑和利用敌方 , 甚至还打垮了政敌李平 , 诸葛亮的这番算计 , 用烛龙的评价:
诸葛丞相就是一个天才 , 在那样的局势下 , 连我都几乎绝望了 , 他却还能从容行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