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有利则降元,无利则反元,张士诚真的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吗?

张士诚是元末时期 , 较早地站出来反抗的暴元统治的一个起义军领袖 , 其举义的时间是在元朝的至正十三年 , 也就是公元1353年 。
他作为江浙一带一个普通的盐民 , 在替官府运盐时 , 遭受到朝廷的剥削;在贩卖私盐又遭到富户的剥削 。
【历史故事】有利则降元,无利则反元,张士诚真的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吗?
文章图片
面对朝不保夕的生活 , 张士诚的心里肯定是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情绪 。 随着韩山童、刘福童于公元1351年在颍州一带 , 打响了红巾军大起义的第一枪之后 , 大江南北都有很多支红巾军奋起反抗 。
张士诚受到了他们的影响 , 也决定奋起反抗 , 带着自己的三个弟弟以及李伯升等信得过的十八名同伴 , 拿着挑盐时所用的扁担 , 打击欺压他们的富户 , 并将他们的钱粮分散到各个平民手中 , 很快就使得大量穷苦的盐民 , 纷纷聚在张士诚的脚下 , 共同推举其为首领 。
张士诚带领这些人 , 南征北战 , 迅速在江浙一带立下了脚跟 。 然而 , 就是这样的一个农民起义军领袖 , 曾经在公元1357年至公元1367年 , 这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向元朝投降了 , 不仅接受了元王朝的称号 , 还定期向元王朝输送粮食 , 同时还与其他反元势力作斗争 。
【历史故事】有利则降元,无利则反元,张士诚真的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吗?
文章图片
很多人就此认为 , 张士诚已经成为了农民起义军的叛徒 , 为垂死挣扎的暴元输血和做走狗 , 这样严苛的话语放在张士诚的身上真的合适吗?
首先 ,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 , 张士诚自始至终都不是诚心地降元 , 只不过为了自己的利益需求 , 战略性投降罢了!
张士诚之所以会在1357年向元朝投降?是因为当时他所面临的窘迫局面有关 。 张士诚虽然占据着十分富庶的江浙地区 , 但他的发展空间也就基本上仅限于此 , 因为在他的北方是虽然腐朽但依旧强大的元廷;在他的西方则是日益强大且野心勃勃的朱元璋势力;在他的南方则是方国珍的势力 , 以及部分北元势力;在他的东方则是茫茫的海洋 。
【历史故事】有利则降元,无利则反元,张士诚真的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吗?
文章图片
所以 , 对于张士诚来说 , 要想继续发展下去 , 摆在他面前 , 最好的两条路就是 , 要么联合朱元璋一起对抗元朝;要么联合元朝去扼制朱元璋的势力发展 , 为自己换取发展的时间 。
而张士诚最终之所以没有选择第一条路 , 而选择了第二条路 , 其主要原因有下:
首先 , 张士诚和朱元璋在此之前 , 已经有多次小规模的冲突了 , 双方彼此积怨很深 , 难以真正信任彼此 , 达成反元同盟 。
【历史故事】有利则降元,无利则反元,张士诚真的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吗?
文章图片
其次 , 朱元璋在一场战役中意外地抓获了 , 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 , 并且最终张士德被朱元璋所杀害(一说是张士德自己绝食而死);反正 , 张士德就是在你朱元璋的手中死了 , 还害得张士诚的母亲伤心过度 , 草草病逝了 。 如此一来 , 朱元璋同张士诚的积怨就更深了 , 更加不可能达成反元同盟 。
还有 , 当时元政府虽然腐败无能 , 但还是名义上的正统 , 向其投降之后 , 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去诏安其他小的起义军 , 同时也可以受到元廷的厚待 , 还能够保存自己的实力 。
事实证明上 , 张士诚在降元之后 , 确实得到了很多实际上的利益 , 比如盘踞在无锡城的莫天祐 , 张士诚屡屡进攻都拿不下这座城池 。 但当他一降元之后 , 莫天祐便直接放弃抵抗 , 接受了招安 , 使得张士诚可以平白又增加了一座城市 。
【历史故事】有利则降元,无利则反元,张士诚真的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吗?
文章图片
在降元之后 , 张士诚的周边局势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和 , 而他也抓住这个时机 , 大肆扩张领土 。 等到扩张差不多之后 , 张士诚对于元廷就呈现出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 按例每年所需要输送给元廷的粮食又给停止了 。
虽然后来经过一定扩张的张士诚依旧打不过朱元璋 , 但那是张士诚个人能力的问题 , 不是这个战略规划的问题 。 张士诚的降元是实实在在地为自己带来许多好处的 , 只是他后来没有把这种好处转化成为进一步的胜利 。
【历史故事】有利则降元,无利则反元,张士诚真的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吗?
文章图片
总而言之 , 张士诚确实有利则降元 , 无利则反元的人 , 你可以批判反复无常 , 首鼠两端 。 但若要以此为由 , 将他从元末农民大起义中开除出去 , 这就显得有点过分了 。
张士诚的军队依旧是属于农民起义军范畴 , 依旧为抗击暴元统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比如在最经典的高邮之战中 , 他顶住了元丞相脱脱所率领数十万大军的进攻压力 , 直到元朝发生内讧之后 , 还成功给予了重创 , 使得“元兵不复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