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1965年, 南京父女同葬墓, 墓中出土红色药丸, 史学家: 枉为人父

历史长河中 , 中国缓缓流淌过五千年的漫漫岁月 , 千年后的今天 , 为了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古代先贤 , 历史学家们翻阅古籍 , 研究文物 , 终于得以窥一丝千百年前这片华夏大地上曾发生过的故事 。
【历史故事】1965年, 南京父女同葬墓, 墓中出土红色药丸, 史学家: 枉为人父
文章图片
半个世纪前 , 南京曾出土过一座古墓 , 引起了考古界的轩然大波 , 这竟然是一座罕见的父女同葬墓 , 且墓中还出土了如同丹药一般的红色药丸 , 化验结果更是让专家大吃一惊 。
墓主人是谁?为何会出现父女同葬这一罕见现象?又为何会在墓中伴随有大量的红色药丸?让我们一起探一探这背后的秘密 。
一、神秘古墓
南京 , 旧称金陵 , 曾是六朝古都 , 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 , 就曾登上金陵城的凤凰台 , 留下一首“凤凰台上凤凰游 , 凤去台空江自流”的千古名句 。 许是秦淮河畔的水土养人 , 古往今来 , 金陵城出过不少的才子佳人 , 黄土之下 , 也埋葬过不少王侯将相 。
【历史故事】1965年, 南京父女同葬墓, 墓中出土红色药丸, 史学家: 枉为人父
文章图片
1965年 , 南京郊区象山的一位农民 , 在上山砍柴的时候 , 突然发现山上有个大洞 , 洞口尺寸一米有余 , 越往下越窄 , 一眼望不到底 。 这让他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 好端端的 , 山上怎么会有洞呢?看着也不似动物刨的 , 这么规整的形状 , 倒像是人挖出来的 。
惊奇之余 , 这农民觉得事有蹊跷 , 在向村委会说明情况后决定报警 。 警察来后 , 依据此洞的形状和深浅 , 初步判定很有可能是盗墓者所挖的“盗洞” , 这下面有可能是一座古墓 。 便立即上报情况 , 相关部门来到这里后进行了实地勘测 , 确认这个盗洞下方确实埋藏着一座古墓 。
因为已经有盗墓者抢先进入古墓 , 可能会对古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 , 专家经过对现场的勘察和研究后决定 , 对古墓进行抢救性挖掘 。
【历史故事】1965年, 南京父女同葬墓, 墓中出土红色药丸, 史学家: 枉为人父
文章图片
挖掘过程中 , 考古专家们发现 , 这个古墓规模颇大 , 还有墓葬群 , 可见墓主人的身份非富即贵 。 随着挖掘的逐步推进 , 一些陪葬品也逐渐出土 , 包括瓷器、金银制品、甚至还有玻璃杯 。
通过对土壤和出土的陪葬品的分析 , 这座古墓大概属于距今一千七百多年的东晋时期 , 这一发现令专家们十分惊喜 , 千年古墓本就不多见 , 且现今已发掘出来的古墓大多数都被盗墓者破坏严重 , 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古墓少之又少 , 这座东晋古墓的发现 , 也许能为历史学家的研究带来新的发现 。
在发掘进行到主墓室时 , 专家们发现这是一座合葬墓 , 墓主人是一男一女两个人 , 起初以为是夫妻合葬 , 但在解读墓中所留下的墓主人信息和墓志铭后 , 专家们得知 , 墓主人名为王彬 , 与他合葬的女性名为王丹虎 , 两人不是夫妻 , 实为父女 , 这是一座父女合葬墓 。
【历史故事】1965年, 南京父女同葬墓, 墓中出土红色药丸, 史学家: 枉为人父
文章图片
这个发现让专家们大吃一惊 , 对骸骨进行检验后也证实了这一点 , 两具骸骨大约都在五十岁左右 , 但男性骸骨的死亡时间要早一些 , 两者大概差了二十年左右 , 是符合墓中信息对墓主人的描述的 。
在对棺椁进行勘察的时候 , 随同骸骨一同出现的 , 还有棺椁中的红色药丸 , 如果只是数量稀少 , 那倒也没什么惊奇 , 可这红色药丸足足有两百多颗 , 令专家们愈发迷惑不解起来 。
那么这墓主人王彬是何许人也呢?为何又会与女儿一同合葬呢?棺椁中为何会有如此多的红色药丸呢?这其中的缘由连专家也没法给出合理的解释 , 只能先继续发掘 , 希望能够找到更多的线索 。
【历史故事】1965年, 南京父女同葬墓, 墓中出土红色药丸, 史学家: 枉为人父
文章图片
二、前朝往事
随着发掘的进行 , 整个墓葬群也逐渐显出了原貌 , 通过对墓中所留下的资料进行研究 , 再结合史书史籍的记载 , 专家们终于揭开了墓主人的身份之谜 。
墓主人名为王彬 , 生于公元278年 , 出生于琅琊 , 也就是今天的山东临沂 。 琅琊王氏是东晋时期的豪门望族 , 据史书记载 , 王彬自小便饱读诗书 , 品行端正 , 年仅二十岁 , 便委以州郡之职 , 此后一路平步青云 。 公元318年 , 晋元帝司马睿登基 , 拉开了东晋的历史序幕 。
公元322年 , 王彬的堂兄王敦野心膨胀 , 认为自己本是东晋的开国功臣 , 但晋元帝登基后却因为忌惮而有意削弱琅琊王氏的势力 , 提拔了不少士族与王氏抗衡 , 对此王敦早已心生不满 , 便起兵造反 , 自江州发兵 , 直指皇都建康 , 史学家们将这场叛乱称之为“王敦之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