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广宁伯刘荣:被人遗忘的民族英雄,比戚继光更早的抗倭名将

前言:在北京石景山曾有一个广宁村 , 其始于明代 , 距今已经六百多年了 。 这里长眠着一位明朝初年的抗倭名将—刘荣 , 他也因抗倭战功被封为世袭的广宁伯 。 广宁村的名字就是来源于刘荣的爵位 , 历代广宁伯皆葬于此 , 渐渐便形成一个村落了 。 那么这位刘荣是什么人?
【爱历史】广宁伯刘荣:被人遗忘的民族英雄,比戚继光更早的抗倭名将
文章图片
倭患可以说是明代最严重的外患之一 , 洪武、永乐、嘉靖、隆庆、万历几朝都曾被倭寇袭扰 。 也因此诞生了许多民族英雄 , 抗倭名将 。 大家所熟知的有戚继光、俞大猷 。 冷门一点的有谭纶、胡宗宪、张经、刘铤等人 。
【爱历史】广宁伯刘荣:被人遗忘的民族英雄,比戚继光更早的抗倭名将】其实在明成祖永乐时期也诞生过一位抗倭名将 ,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却名声不显 。 他曾在一次战役中斩杀倭寇1000多人 , 俘虏数百人 , 使得当时沿海边境肃清一时 , 被当地百姓建祠祭拜 。 可称是明朝第一位抗倭名将 , 比戚继光等人更是早了一百多年 。
今天笔者就来聊聊本文主人公广宁伯刘荣 。 看看这位抗倭将领都有什么生平故事 。
01冒用父名参军的奇男子
刘荣 , 南直隶淮安府宿迁人(今江苏宿迁人) , 军人家庭出身 。 其父刘江 , 是明朝的一个下级军官 。
刘江在朱元璋称吴王那年从军 , 开国后曾跟随大将军徐达征北平 , 小有战功封晋升为从七品的小旗 。 洪武三年又随李文忠北伐 , 从破应昌等处 。 但也就在这次北伐中重创残疾 , 军旅生涯就此结束 。
因为刘江的官职实在太过微末 , 最高也才做到了正七品的总旗 , 所以生平事迹几乎没有 。 但也可以从侧面反映 , 刘荣是靠自己的努力封官拜爵的 。
刘荣胸有大志 , 也一心想要从戎 。 在洪武十三年 , 冒用他父亲刘江的名字参军 。 冒名的原因不得而知 , 但是在之后的明成祖永乐年间封爵之后 , 才改回了本名“刘荣”来看 。 笔者猜想应该是刘荣立下了不封侯拜相 , 不改回本名类似这样的诺言 。
洪武十四年 , 刚刚参军的不久的刘荣 , 就赶上了一场战事 。 元朝残余势力进犯直隶永平(今天河北) , 朱元璋下令徐达、汤和、傅友德等将领北伐 。 刘荣在这场北伐战役中 , 立有小功 , 升为了正七品的总旗 。
洪武十五年 , 这是改变刘荣宿命的一年 。 朱元璋笃信佛教 , 藩王封藩时 , 都会分配一名僧侣辅佐 , 燕王朱棣选择了一名叫道衍的和尚 。 但朱棣此行并不是只带走了道衍一人 , 还从南京带走了一批下级军官 。 刚随徐达班师回京的刘荣就是其中之一 。
根据明史刘荣本传记载 , 刘荣其人 , 身材高大威猛 , 而且颇有谋略 。 虽然只是正七品的总旗 , 但是朱棣非常器重他 。 没有多久便把刘荣升为正六品的密云卫百户 。
为总旗 , 给事燕邸 。 雄伟多智略 , 成祖深器之 , 授密云卫百户 。 ——《明史.刘荣传》
刘荣在燕王朱棣麾下足足待了十六年 , 都没有获得太大的晋升 , 天下承平日久 , 战事不多 。 直到洪武三十一年 , 朱元璋病逝 , 太孙朱允炆即位 , 是为建文帝 。 朱元璋曾定下制度 , 以藩王为屏藩要塞 , 将儿子们分封镇守各地 。 这些藩王们 , 带甲数万 , 随着时间发展势力越发庞大 , 大有尾大不掉之势 。
这让建文帝寝食难安 , 在身旁一批文臣的怂恿下 , 进行削藩 。 在短短几个月内连续削掉了周王、代王、湘王(自焚死)、齐王、珉王五个藩王 。 封地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不愿坐以待毙 , 密谋几个月后仓促起兵 , 史称“靖难之役” 。
【爱历史】广宁伯刘荣:被人遗忘的民族英雄,比戚继光更早的抗倭名将
文章图片
02靖难之役 , 屡破南军
建文元年七月 , 燕王朱棣以八百亲兵正式起兵 , 在大将张玉、朱能的带领下 , 在一日内夺取北平九门 。 数日内连下通州、蓟州、密云、遵化 。 密云正是刘荣的镇守地 , 熟人见面分外热情 , 朱棣以刘荣为前锋征伐直隶各州县 。
四年的“靖难”期间 , 刘荣战功颇盛 。 东昌之战 , 击败南军前锋大将孙霖 , 斩杀南军数千人 , 获得马匹三千 , 俘获高级将领数人 。 回援北平之战 , 于北平城外以一千精骑 , 几乎全歼南军平安部一万多人 , 平安仅带着几个亲兵逃遁 。 又在永平与南军杨文部交战 , 斩杀数千人 , 获得马匹六百余 , 俘获南军军官七十多人 。
但是到了建文四年九月 , 朱棣登基称帝大封功臣 , 封了四公 , 十三侯 , 十一伯 , 颇有战功的刘荣却没有封到爵位 , 只封了一个正二品的都督佥事 。 永乐元年又补封了几个靖难功臣 , 又把刘荣给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