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三国时期有“情报战”吗?真实的间谍都在干什么?

近日 , 古装谍战剧《风起陇西》迎来大结局 。 剧中 , 蜀汉间谍部门“司闻曹”成员陈恭(陈坤饰)与荀诩(白宇饰) , 面对天下三分的大势与蜀国内部云波诡谲的朝局 , 游走于蜀、魏两国之间 , 最终以各自的方式奔赴自己的理想 。
【爱历史】三国时期有“情报战”吗?真实的间谍都在干什么?
文章图片
陈恭和荀诩 。 来源/电视剧《风起陇西》剧照
自古以来 , 三国这段历史便以群雄并起、名英荟萃而广受欢迎 。 从94版《三国演义》到近年的《大军师司马懿》系列 , 我们看到各路英雄以天下为棋 , 权谋智略的故事层出不穷 。 相比之下 , 虽说《风起陇西》不过是披着三国外衣的“谍战剧” , 但得益于视角的由明转暗 , 也勾起了我们对历史上三国时期情报站的好奇 。 真实的三国间谍 , 是什么样的呢?
什么样的人可以当间谍
作为一个拥有悠长智力角逐历史的民族 , 我们使用间谍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夏代 。 《左传·哀公元年》曾记载:“(少康)使女艾谍浇 , 使季杼诱豷 。 ”夏君太康在位时 , 国政不修 , 被后羿趁机篡权 。 后来 , 后羿的国相寒浞又篡取了后羿的王位 。 为了消灭寒浞 , 太康弟仲康的孙子少康派出间谍女艾和季杼 , 潜伏在寒浞的两个儿子身边 , 不断为自己提供情报 , 最终凭借区区五百奴隶以弱胜强 , 一举剿灭寒浞的势力 。
春秋战国时期 , 战乱频仍 , 对军事技巧和谋略的要求更加多样 。 《孙子兵法》专门列有“用间”一章 , 详细介绍了间谍工作的意义、类型和方法 。 孙子将间谍分为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五类——
因间指凭借乡人身份 , 向敌人传递错误情报或向己方传递正确的情报;
内间是指派人打入敌人内部 , 拥有官员身份 , 从而探听情报;
反间指利用敌方插入我部的间谍人员 , 诱导其做出符合我方利益的行动;
死间指一些需要以生命为代价的间谍行动;
生间则与死间相反 , 当遇到如出使他国的任务时 , 其实是可以堂而皇之地探听情报并全身而返的 。
【爱历史】三国时期有“情报战”吗?真实的间谍都在干什么?
文章图片
陈恭应该属于内间 。 来源/电视剧《风起陇西》截图
孙子只对使用间谍者的素质提出了要求 , 并没有详论间谍应当拥有怎样的素质 。 孙子认为 , 使用间谍的人 , 首先应当“圣智” , 即拥有极高智慧 , 否则无法分析不同的情况 , 合理运用间谍;其次应当“仁义” , 用自己的道德魅力收揽间谍 , 保证间谍不会背叛;最后还需“微妙” , 能够细心把握局势的变化 , 既能发觉自己身边的间谍 , 也能判断己方的间谍情报是否属实 。 (故三军之事 , 莫亲于间 , 赏莫厚于间 , 事莫密于间 。 非圣智不能用间 , 非仁义不能使间 , 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 。 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 。 )
孙子对使用间谍者提出的要求 , 对间谍本身同样适用 。 孙子也道“能以上智为间者 , 必成大功” 。 间谍所面临的困难 , 不仅仅包括隐藏身份 , 更包括收集情报、分析情报、传递情报、策划任务等各个方面 , 这要求间谍同时拥有杰出的观察能力、娴熟的交往技巧、渊博的各学科知识、强大的心理素质 , 以及灵活的应变能力 。 《三国演义》中曾记载“蒋干盗书”的故事 , 既是反间的绝妙案例 , 也让不能分析局势、轻易入彀的蒋干成了千古笑柄(历史上的蒋干乃是一位“独步江淮间”的辩论大师 , 还是一位“有仪容”的帅哥 , 属实是风评被害了) 。 一句话总结 , 要成为一名间谍 , 首先要拥有一颗“最强大脑” 。
【爱历史】三国时期有“情报战”吗?真实的间谍都在干什么?
文章图片
影视剧中的蒋干盗书 。 来源/94版《三国演义》截图
仅仅拥有出众的智力 , 便可以成为一名间谍吗?显然不是 。 对间谍而言 , 还有一项重要的要求 , 那就是道德水平 。 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与人为善、推己及人 , 而是是否忠心耿耿、遵守承诺 , 不背叛自己的组织 , 坚持自己的目标 。 伴随着用间历史的 , 始终是一部间谍背叛、反噬用间者的历史 。 间谍日常所面临的道德选择 , 要远复杂于一般的情况 , 甚至有时为了完成间谍任务 , 还需要牺牲自己 。 《三国演义》中著名的“周瑜打黄盖” , 便是黄盖牺牲自己来获取曹军的信任 , 最终促成了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大胜 。 这还只是一次短暂的为间活动 , 对于那些长期潜伏的间谍来说 , 道德和信念的压力更是难以想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