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锅盔因为厚实得像树墩 , 所以原来叫墩饼 , 秦军的墩饼每个重达五六斤 , 直径大约在50—60厘米左右 , 厚度也都在15厘米左右 。 携带时 , 以两个墩饼为一组 , 在每个墩饼上钻两个眼 , 用绳子系好 , 像褡裢一样挂着前胸后背 , 在作战时 , 瓷实厚重的墩饼起到了盔甲的作用 , 敌军射过来的箭 , 扎在墩饼上 , 被秦军士兵拔出来后 , 又可用来射杀敌军 , 所以被称为锅盔 , 意为锅上烙出来的盔甲 。
文章图片
还有传说陕西锅盔的制作最早始于商周时期 , 周文王伐纣时锅盔就被用做兵士的军粮 , 在陕西西府一带 , 至今还有一种“文王锅盔” 。
虽然锅盔香脆美味 , 传说也很有趣 , 但毕竟只是传说 , 商周和秦时既没有面粉 , 也没有发酵技术 , 更没有铁锅 , 是无法烙制锅盔的 。
先秦时期真实的单兵干粮主要是“糗糒(qiǔbèi) , 就是把粟、豆子等谷物捣碎后炒熟 , 食用时直接和着水吞咽 , 或者用水调成糊糊后进食 。
汉朝以后 , 随着石磨的大量使用和发酵技术的普及 , 北方地区的百姓将小麦磨成面粉 , 由“粒食”改为“粉食” , 小麦也替代粟成为北方种植的主要谷物 , 面粉发酵后烤制的烧饼等面食应运而生 , 军队的干粮也因此发生了变革 。
文章图片
三国时期 , 锅盔的传说与诸葛亮发生了联系 , 相传诸葛亮出于简化后勤、便于军队轻装机动的考虑 , 命人在作战前成批地烤制一种形如锅状的干饼 , 每人发几个 , 以备战时食用 。 后来这种制饼方法流传到了民间 , 人们将其口味变得更加丰富 , 甜咸荤素具备 , 称之为“锅魁” , 意为锅中之魁 , 后又讹称为锅盔 。
诸葛亮是否发明了锅盔 , 今天虽然难以确定 , 但他发明了馒头却是见于史料的 , 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记载:“蛮地以人头祭神 , 诸葛之征孟获 , 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 , 谓之蛮头 。 今讹而为馒头也 。 ”元代林坤的《诚斋杂记》也载:“孔明征孟获 。 人曰:蛮地多邪 , 用人首祭神 , 则出兵利 。 孔明杂以羊豕之内 , 以面包之 , 以像人头 。 此为馒头之始 。 ”
馒头发明后 , 因其易于携带 , 无需烹饪就能食用的特点 , 很快就成了军中的速食军粮 。
文章图片
唐朝因为长期与周边游牧民族作战 , 唐军的骑兵比例高 , 军队移动节奏很快 , 为了为了减少后勤供应的压力 , 保持作战机动性 , 唐朝骑兵普遍携带烧饼和馒头作为干粮 。
唐朝也有关于锅盔的传说 , 据说武周时期修建乾陵时 , 征用了大量民工 , 有个人替父亲去做工 , 因劳役繁重 , 往往没时间吃饭 。 有一天 , 他饥饿难耐 , 就悄悄地在路边挖了一个土坑 , 架上自己的头盔 , 把面和匀放在盔内 , 在盔下烧起柴禾 , 过了一会儿 , 面团被烙成了馍 , 他一尝 , 酥脆可口 。 他高兴极了 , 就把这个办法告诉了同伴 , 这种烙馍的办法就传开了 。 由于是用头盔为炊具来烙制面饼 , 故取名锅盔 。 工地的监工尝过后 , 也感觉不错 , 就派人将锅盔送到长安的宫中 , 后来唐朝每年都要乾县进贡锅盔 。
唐朝的磨面技术和发酵技术以及铁锅制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 , 完全可以烙制和现代一样的锅盔 , 所以唐朝有锅盔是毫无疑问的 , 唐军用锅盔做干粮也顺理成章 , 所以锅盔这种千年美食 , 很可能是在唐朝诞生的 。
- 梦见家里有死人是什么意思【好不好】
- 【历史故事】古墓挖出40把古代“冲锋枪”,距今1700年,专家:果然是他发明的
- 【星座控】四大生肖,虎年的生活越过越好,在钱堆里生活,在事业上发光
- 【时尚一点】这种款式的背心也很好看,网眼背心编织教程,轻柔透气易搭配
- 【就爱时尚】女人到中年就放弃“黑长直”吧,换这4种发型才洋气,阿姨变姐姐
- 【时尚一点】谁说40岁就得穿大妈装?学日本主妇这样配色和穿搭,年轻又时髦
- 【爱历史】推文:权谋堪比琅琊榜——江山美人谋by袖唐
- 【爱历史】我们应该学学张居正,学会如何对付小人
- 什么是性格内向 性格内向
- 【就爱时尚】让日杂告诉你,入夏换季穿什么更时尚?轻轻松松惊艳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