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蜀中孔子”谯周:是非功过有青史,善恶斤两问阎王

谯周何许人也
谯周 , 字允南 , 光禄大夫 。
籍贯
巴西郡西充国县 。 可以理解为巴蜀的“土著” 。
人物特点
1、名仕望族:西汉开始 , 谯周先祖成为名仕望族 。
2、博学经典:少读典籍 , 精研六经 , 蜀汉大儒 , 素有“蜀中孔子”之称 。 精通天文 , 号称“蜀汉谯半仙” , 简单介绍下“谯半仙”两个成名作 , 一是夜观天象劝刘璋投降刘备(看来早有劝降前科);二是“典午忽兮 , 月酉没兮”预言了司马昭的死期 。
【爱历史】“蜀中孔子”谯周:是非功过有青史,善恶斤两问阎王
文章图片
人物评价
我们从正反两面看下谯周的历史评价 。
正面评价:陈寿的《三国志》-“谯周词理渊通 , 为世硕儒 , 有董、扬之规” , 对于谯周治学给予很高的评价 , 另有“刘氏无虞,一邦蒙赖,周之谋也” , 大体意思是刘禅平安无事 , 百姓免遭战乱 , 功劳全在谯周(指的是劝刘禅投降) 。 值得注意的是陈寿是谯周的徒弟 。
反面评价:王夫之的《读通鉴论》-“人知冯道之恶 , 而不知谯周之为尤恶也 。 ……国尚可存 , 君尚立乎其位 , 为异说以解散人心 , 而后终之以降 , 处心积虑 , 唯恐刘宗之不灭 , 憯矣哉!读周仇国论而不恨焉者 , 非人臣也” , 大体意思是蛊惑民心 , 妖言惑众 , 罪不可赦 。 主要攻击的焦点就是谯周的《仇国论》及劝说刘禅投降 。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我们很难完整的、真实的、准确无误的还原当时的历史环境去评判人物的是非对错 , 只能以现有资料尽可能客观的论证自己的观点 。 世人对于谯周的争论焦点之一就在《仇国论》 ,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仇国论》看看为何导致争议如此巨大?
【爱历史】“蜀中孔子”谯周:是非功过有青史,善恶斤两问阎王
文章图片
《仇国论》
背景
反对姜维连年北伐 , 维护巴蜀士族利益背景下著作《仇国论》 。 这里要提一下姜维为什么要坚持北伐 , 北伐是丞相(诸葛亮)的遗志 , 北伐不在于能否成功 , 关键是存在着维护蜀汉正朔的意义 。
《仇国论》到底写了啥?
原文有些长 , 为了让朋友们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 咱挑关键内容对照原文来看:
因余之国小 , 而肇建之国大 , 并争于世而为仇敌 。 因余之国有高贤卿者 , 问于伏愚子曰:“今国事未定 , 上下劳心 , 往古之事 , 能以弱胜强者 , 其术何如?”
文章虚构了两个国家 , 小国叫因余 , 大国叫肇建 , 两个国家不对付!因余国的高贤卿问伏愚子:古往今来 , 以小胜多、以弱胜强都有什么战略?通篇围绕上述论题展开辩论 , 着重阐述小国面对大国应采取的方针、策略 。
故周文养民 , 以少取多;勾践恤众 , 以弱毙强 , 此其术也 。
伏愚子说:依我之见 , 与民休息 , 体恤百姓 , 取胜之道也!列举周文王 , 勾践事例 。
项羽与汉约分鸿沟为界 , 各欲归息民;张良以为民志既定 , 则难动也 , 寻帅追羽 , 终毙项氏 , 岂必由文王之事乎?”
高贤卿说:项羽强于刘邦 , 楚河汉界相隔而治 , 刘邦却依张良之计以动制静 , 追击项羽并取得胜利 。 通过以上事例 , 为什么以弱胜强要用周文王的办法呢?
“当殷、周之际 , 王侯世尊 , 君臣久固 , 民习所专;深根者难拔 , 据固者难迁 。 当此之时 , 虽汉祖安能杖剑鞭马而取天下乎?
伏愚子辩解到:商周时期 , 王纲坚固 , 社会稳定 , 群众习惯于当时的统治阶级 , 要是在那个时候 , 刘邦怎么可能杖剑鞭马、夺取天下呢?
今我与肇建皆传国易世矣 , 既非秦末鼎沸之时 , 实有六国并据之势 , 故可为文王 , 难为汉祖
伏愚子继续说:现在我们与肇建国已经立国很久 , 不是动荡不安的时候 , 有多国割据的趋势 , 所以可用周文王无为而治的策略 , 不可用刘邦那样南征北讨 。
是故智者不为小利移目 , 不为意似改步 , 时可而后动 , 数合而后举 , 故汤、武之师不再战而克 , 诚重民劳而度时审也 。 如遂极武黩征 , 土崩势生 , 不幸遇难 , 虽有智者将不能谋之矣;若乃奇变纵横 , 出入无间 , 冲波截辙 , 超谷越山 , 不由舟揖而济盟津者 , 我愚子也 , 实所不及 。
伏愚子总结陈词:智者要等到时机允许 , 一击制胜 , 这才是取胜之道!如果一味穷兵黩武 , 不能审时度势 , 就算有智者也白搭 。 非要说有飞天遁地 , 划船不用桨的能力 , 那就另当别论 , 我力所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