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家讲历史为什么是三家分晋( 二 )
智氏之亡
晋国卿族最后一个出头椽子是智氏 。
文章图片
智氏和中行氏同族 , 但人丁远没有中行氏兴盛 , 在崛起过程中多受中行氏的庇佑和提携 。 智氏家主曾连续早夭 , 人才一度青黄不接 , 晋平公趁机试图将智氏赶出卿族之列 , 幸在中行氏的支持下保住了卿士身份 。 范氏、中行氏和赵氏火并时 , 恰好轮到智氏家主智跞出任正卿 , 因此他代表了晋国朝堂和国君的意志 。 在这个决定家族命运的关键时刻 , 智跞为何没有支持同宗中行氏一直是个未解之谜 , 或许是他认为更有威胁的是范氏 , 消除掉这个最大的敌手 , 智氏才有希望坐大 。
晋国进入四卿政治后 , 赵氏成为实力最强者 , 赵鞅也接替智跞成为正卿 , 赵氏迎来又一个高光期 。 赵鞅显然吸取了之前各个强势卿族覆灭的教训 , 他在极力打压范、中行余孽的同时 , 积极拉拢韩魏两家为盟 。 对内大兴改革 , 广施恩德 , 吸聚民心 , 并建立了晋阳这个牢固的后方基地 。 赵鞅深知赵氏锋芒太盛 , 这不是长久之道 , 临终前特意挑选了性子沉稳内敛的庶子赵毋恤为新家主 。
文章图片
赵毋恤不负父亲所托 , 行事低调 , 赵氏势力迅速收缩 , 相对应的智氏迎来爆发 。 智瑶越过韩魏两家抢得了正卿之位 , 执政期间积极扩大智氏势力 , 并以国君的名义削弱其他卿族 , 十几年间就将智氏发展成为晋国第一强族 , 智瑶的能力可见一斑 。 然而几十年来 , 卿族抱团压制君权早已成了公开的秘密 , 智氏反其道而行 , 牺牲其他卿族利益以博取国君的支持 , 智瑶的急功近利明显触碰了卿族的底限 。
文章图片
公元前455年 , 智瑶以壮大公室力量为由 , 要求各卿族上交一部分土地和属民给公室 。 此时智瑶因尊晋政策备受晋出公青睐 , 给公室上交土地其实就是给了智氏 , 赵韩魏三家自然不乐意 。 在智瑶率先上交一个万户邑后 , 韩魏两家迫于智氏势大 , 也交出了同等的城池 , 然而赵氏始终不同意 。 智氏顺理成章拿到了讨伐赵氏的借口 , 以晋出公的名义强迫韩魏两家出兵攻击赵氏 。
赵毋恤无奈退到晋阳坚守 , 晋阳在赵氏的长期经营下固若金汤 , 智韩魏联军无可奈何 。 经过三年战争 , 两边军队都是师老兵疲 , 底层士兵厌战情绪 , 韩魏两家本就是被迫参战 , 多年征战无果后对智氏愈加不满 。 赵氏趁机策反了韩魏两家 , 三家合兵反灭了智氏 。 晋国四卿就此变成三卿 。
文章图片
智氏的败亡很是突然 , 智瑶上有国君支持 , 下有韩魏辅助 , 最后都将赵氏逼到了墙角 , 却功败垂成 。 智瑶的失败是很可惜 , 但并不偶然 。 他打破了卿族间的潜规则 , 将其他卿族视为附属 , 还把他们当傻子 , 犯了众怒 , 照后人话说智瑶是“贤而不仁” 。 更加不幸的是 , 智瑶碰上了赵氏和赵毋恤这块硬骨头 , 最后不但磕掉了牙 , 把脑袋也磕掉了 。
赵韩魏三家何以相安无事?
韩魏之所以在最后时刻反水 , 除了看透智氏进一步吞并魏韩的野心外 , 还在于赵韩魏的世代友好关系 。 这种友好延续到了灭掉智氏后对地盘的划分 , 并升华为新形式的友谊 。
赵韩魏的交情
文章图片
晋国前后十多个卿族中 , 要说关系始终过硬的只有赵韩两家 。 赵氏是外来卿族 , 属嬴姓 , 自赵衰始列为晋国卿士 。 而韩氏出自晋国公族 , 按说地位要比赵氏高 , 可惜家道中落 , 在韩厥一代沦为赵氏的家臣 。 然而赵衰父子始终高看韩厥一眼 , 在赵氏的扶助下 , 韩厥重立韩氏 。 韩氏对赵氏始终心怀感恩 , 赵氏蒙受下宫之难后 , 韩厥一直积极帮助赵氏复起 , 夺回卿士之位 。 韩厥的儿子韩起曾有机会升任正卿 , 却让给了赵武 , 意图帮助赵氏尽快恢复昔日荣光 。
- 吉祥说历史前两锤砸死两金将,第三锤只一扫,金兀术就跑了,岳云出世试三锤
- 历史寻觅野地里连“御”四牛,清朝名将“妖人”海兰察:战场上威胁和珅
- 「项羽」为什么古人走夜路时,宁可睡坟地,也不愿去古庙休息?
- 早晚历史宁当老二,曹操也不敢小看,李典:三国历史中低调的黑帮老大
- 吉祥说历史而且还是宋朝人民的好丞相?,秦桧不仅不想杀岳云
- 洋洋谈历史犹国之良相娶对妻子有多么的重要,朱元璋的马皇后:家之贤妻
- 吉祥说历史步战勉强可以,唯有此战克敌,岳云四战金弹子:马战两次未讨便宜
- 吉祥说历史留下两子一女,儿女们有何结局?,岳飞之子岳云23岁蒙冤惨死
- [吕洞宾]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仙”到底为什么要过海?
- 十四叔看历史昭慈皇后,乃马真氏,元朝最有野心的女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