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奖」不是周冬雨需要金像奖,是金像奖需要周冬雨( 四 )


最终名单是:
“至尊金像电影”《少林足球》 。
“影帝中的影帝”周润发(《英雄本色》) 。
“影后中的影后”萧芳芳(《女人 , 四十》) 。
在Sir看 , 这三部分 , 恰恰代表三种香港电影的方向 。
一 。
极致的怒 。
“我只是要告诉人家 , 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 。 ”
二 。
极致的梦 。
“做人如果没梦想 , 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 ”
三 , 在怒与梦的挣扎后 , 那种草根的豁达 。
“休涕泪 , 莫愁烦 , 人生如朝露 。 ”
这不仅是对电影的礼赞 。
也是香港电影的核心价值 。
再一次 , Sir想起2003年 。
“非典”疫情虽然重创香港电影 , 但没有消磨、挫败他们的进取精神和专业水准 , 反而激发起更饱满 , 更投入的作战状态 。
那一年诞生了香港电影不可再的救世之作 。
在这部电影中 , 你几乎能看到一半以上的香港顶流 。
但恰恰也是那一年 , APEC协议开始 。
香港电影满足一定条件 , 可以作为合拍片 , 不受名额限制在内地公映 。
同年 , 60多部合拍片立项 。
随后如你所见 。
《无间道》作为IP , 也拍满了三部曲 , 三部曲 , 三句话流行金句的表达 , 似乎暗合香港电影在潮流渐变中的困惑 。
第一部:对不起 , 我是警察 。
第二部 , 出来混 , 总有一天是要还的 。
第三部 , 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请别误会 。
Sir不是说合拍片毁了香港电影 。
恰恰相反 。
是合拍片救了香港电影 。
如果没有合拍片 , 不知多少香港电影人会失业 , 会转行 , 会流离失所 。
但 。
对热爱香港电影的人而言 , 现在的港片 , 绝大多数就是变味了 。
那种热泪盈眶的幼稚 。
那种不管不顾的粗糙 。
还有那种 , 你不一定喜欢 , 但一定会被感染的骚味辣味 。
慢慢式微 , 慢慢消散 。
这句话可能残忍 , 但是现实——
其实早已不是周冬雨 , 易烊千玺们需要金像奖 。
是金像奖需要主动拥抱更多的周冬雨和易烊千玺 。
【「金像奖」不是周冬雨需要金像奖,是金像奖需要周冬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