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纵横六朝古都南京真是“兵家必争之地”吗?历史上的战争事实给予否定

南京从来都不是什么“兵家必争之地” , 相反 , 由于其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地理位置 , 使其在军事上极其“易攻难守” 。 1937年冬天 , 参谋总长何应钦、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军令部长徐永昌和作战厅长刘斐等人 , 都反对死守南京 , 连在外整顿部队的陈诚和顾祝同亦来电附议 , 军事眼光的一致性 , 甚至暂时压倒了派系之争 , 这就是共识了 。
军史纵横六朝古都南京真是“兵家必争之地”吗?历史上的战争事实给予否定
文章图片
参谋总长何应钦
刘斐摆出了三个要点 , 个个是死穴 , 其一是日军从上海方向乘胜而来兵锋正盛;其二是各集团军、各军损失惨重战力大损;其三也是最重要的 , 日军一旦迂回占领芜湖 , 就从西边掐死了南京的后路 , 然后再以海军舰队封锁长江 , 那南京守军就将被四面合围再无生路 , 既然秉承“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思想 , 太在意一城一地得失就非常愚蠢了 。
那么最高当局为什么一定要以重兵坚守金陵城呢?主要还是政治上的考虑 , 国民政府的首都不战而弃“有碍观瞻” , 总是梦想国际干涉的幼稚思想 , 贯穿了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的始终 , 这是常队长抗战初期最大的错误 。 当然 , 这里面也有下野军阀唐生智试图重掌兵权的需求 , 然后就是一次很厚黑的顺水推舟 。
军史纵横六朝古都南京真是“兵家必争之地”吗?历史上的战争事实给予否定
文章图片
南京卫戍总司令唐生智
【军史纵横六朝古都南京真是“兵家必争之地”吗?历史上的战争事实给予否定】诸如第87师、第88师、第51师、第58师和教导总队这样的黄埔系精锐部队 , 让一个历史上曾经反蒋的湘军将领来统率守城 , 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 没办法 , 其它人不想揽这个差事 , 都明白南京是个绝地 , 同时各守备部队也大多刚从淞沪战场撤下来 , 建制不全士气低落 , 这一仗能打胜都见鬼了 。
刘斐的次案是以三师18团作象征性防守 , 意思是坚持两天就撤 , 也被否决了 , 结果又从外围调兵遣将来南京 , 整整集结了11万人马 。 而日军的进攻套路与刘斐的预判完全吻合 , 第18师团超越南京直扑芜湖 , 再陷当涂 , 从西面封锁了南京 , 同时以第三舰队开入长江封锁水面 , 然后主力部队一步步攻克外围山地 , 最后逼近城垣 , 10万守军就成为了瓮中之鳖 。 为什么最后少数部队只能渡江逃生?就是这个战场形势 。
军史纵横六朝古都南京真是“兵家必争之地”吗?历史上的战争事实给予否定
文章图片
霸王次长刘斐
如果能够理性看待南京的军事价值 , 早一点疏散大部分城中百姓 , 部队仅做掩护性抵抗 , 然后且战且退到皖南山地 , 中国军民的损失会小很多 , 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 实际上 , 唐生智仅仅认真抵抗了不到一周时间 , 12月9日外围阵地一失 , 他也知道南京守不住了 , 12月12日便匆忙下令总撤退 , 再后来撤退又演变成为溃退 。
从三国时代孙权迁都于此 , 到南朝各国、明朝、太平天国和国民政府 , 南京能够成为“九朝古都”绝不是因为它的军事价值 , 而是政治、经济和环境的综合得分 , 山川秀美交通发达 , 既有虎踞龙蟠的帝王之气 , 也有十里秦淮的繁荣发达 , 在和平年代 , 确是江南最合适建都之所 。 但是在现代化战争当中 , 南京的防御体系完全不堪一击 , 只能说是政治上必取之地而 。
军史纵横六朝古都南京真是“兵家必争之地”吗?历史上的战争事实给予否定
文章图片
南京守军
把时间倒回去 , 南京也曾是“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的老窝 , 可是在北伐战争中 , 南京在第一时间并未发生激烈战斗 , 北伐军开上几炮占领雨花台 , 孙传芳也是弃城而逃 , 因为了解南京的易攻难守 。 后来的“龙潭大捷”那是孙传芳反扑期间发生的 , 而不是北伐军强攻南京 , 同一时期 , 武昌城的顽抗曾经让湘军和粤军大吃苦头 , 这就是差别 。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 , 然而仅仅三年时间后 , 我第二、第三野战军的百万雄师就进抵长江北岸 , 蒋军之前“守江必守淮”的战略完全破产 , 在淮海战役中输光了大部分军事本钱 , 只能退守江南 。 为什么不敢把防御重心设在南京?就是因为这座城池毫无防御纵深 , 两大野战军只要渡江成功 , 南京就会直接暴露在攻击之下 , 在现代化的火炮面前 , 根本无法防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