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正道10年哮喘病机复杂,通腑法解患者之苦


导读:
案例的患者有家族哮喘病史 , 近10年易反复发作 。 患者患病已久 , 素易感冒 , 机体阳气不足、肺气虚弱 , 脾肾也不足 。 辨病发现寒热错杂、表里虚实均有 , 病机错综复杂 。 而李老师辨证条理清晰 , 思路明确 , 用通腑法治疗 , 解了患者的恐惧与病痛之苦 。
哮喘
【案例】
田某 , 男 , 51岁 , 因“反复喘促10年”于2018年5月15日就诊 。
患者有家族哮喘病史 , 近10年易反复发作 , 曾中药治疗过一段时间 , 但疗效欠佳 , 喘促仍反复发作 , 平素只能通过西药经口吸入以缓解症状 , 患者常自觉疲倦 。 2017年10月 , 独自一人在家时出现急性哮喘发作 , 使用西药经口吸入后喘促症状无缓解 , 昏迷近半小时 , 送医院在ICU经气管插管等抢救治疗后好转出院 。 从此以后 , 患者恐惧独处 , 长期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缓解症状 , 遇冷空气易诱发 , 故寻求中医药治疗 。
养生正道10年哮喘病机复杂,通腑法解患者之苦
本文插图
症见:患者神清 , 精神疲倦 , 恐惧感 , 喘促反复发作 , 自觉呼吸不畅 , 活动后明显 , 平时不能独自驾车外出 , 喉中痰多 , 色黄 , 难咳出 , 平素易感冒 , 汗出较多 , 背部恶寒甚 , 嗳气 , 无反酸 , 腹胀 , 大便偏烂 , 小便黄 , 舌淡暗边有齿痕 , 苔白黄厚腻 , 脉沉细滑 。
辨证论治
【学生问】该患者病情复杂 , 应如何辨证?
【教授答】患者汗出较多 , 背部恶寒 , 平素易感冒 , 说明机体阳气不足、肺气虚弱 , 脾肾也不足 。 呼吸不畅乃肺气不利所致 。 湿邪困遏 , 脾胃无以运化水谷精微 , 故疲倦 。 脾阳不足 , 生湿、生痰 , 因此患者寒湿很重 , 故常感腹部胀满不适、痰多;湿易化热 , 故见舌苔黄厚腻 , 小便黄 。 这个患者寒热错杂、表里虚实均有 , 病机是错综复杂的 。 考虑到患者有表证又有里证 , 有虚证又有实证 , 有寒也有热 , 里面有一把火 , 外面又有表阳虚 , 所以既要固护肺卫 , 同时也要通里 。 故用仲景的附子泻心汤来温补阳气 , 同时清泻肠腑、肺胃之热 , 阳气得以固护 , 则汗自止、寒气散;桂枝汤辛甘化阳 , 调理脾胃、调和营卫;同时合用茯苓四逆汤以温肾阳、培土补虚 。 因痰湿热邪郁积在体内 , 气机不畅 , 故要先通腑气 , 才能使患者呼吸恢复顺畅 。 患者大便虽通 , 但是没有把体内痰湿热邪排出 , 故还是要同时使用小承气汤缓泻肠腑湿热 , 使湿热从肠腑而走 。
处方:熟附片10g(先煎) , 生大黄10g , 黄连10g , 黄芩10g , 干姜10g , 茯苓30g , 红参10g , 枳实15g , 厚朴30g , 桂枝10g , 赤芍15g , 生姜10g , 大枣10g , 苍术15g , 薏苡仁30g , 莱菔子30g 。 5剂 , 水煎服 。
养生正道10年哮喘病机复杂,通腑法解患者之苦
本文插图
图:薏苡仁
2018年5月28日二诊
诉服上方后喘促明显缓解 , 自觉呼吸较前顺畅 , 痰容易咳出 , 痰色白 , 口干 , 汗多 , 背部仍怕冷 , 大便稀烂 , 2~3次/日 , 稍感腹痛 , 泄后痛减 , 舌紫暗 , 边有齿痕 , 中部仍有黄苔 , 苔偏燥 , 小便黄 。 处以桂枝加附子汤、附子泻心汤去大黄、茯苓四逆汤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减 。
【养生正道10年哮喘病机复杂,通腑法解患者之苦】处方:桂枝10g , 赤芍20g , 生姜15g , 大枣10g , 熟附片10g(先煎) , 茯苓20g , 干姜10g , 红参10g , 黄芩10g , 黄连10g , 厚朴30g , 法半夏15g , 虎杖30g , 莱菔子30g , 麦冬30g 。 5剂 , 水煎服 。
后记:服用二诊方药8剂后 , 患者电话告知自觉呼吸顺畅 , 无咳嗽咳痰 , 背部基本无恶寒感 , 汗出较前明显减轻 , 无腹胀 , 二便正常 。 患者电话告知2018年7月2~8日曾驾车8天行走了8000公里 , 哮喘均未发作 , 心中恐惧感明显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