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心中的月亮是怎样的?知音是贴切的默契,知己是完美的深交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李白
在李白的诗歌中,酒和月是诗人贴切的知己,是诗人默契的知音。所以诗人会说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样豪情恣意的诗句。
李白心中的月亮是怎样的?知音是贴切的默契,知己是完美的深交
文章插图
酒与月如影随形,酒与月相得益彰。酒与月如同浪漫的双翼,让诗人李白非凡的才情得以在诗歌的天地里纵情驰骋,纵情翱翔。
“花间一壶酒,独酌天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且饮且舞,月与影也紧随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仿佛也在分享诗人饮酒的欢乐与忧愁。这首酒与月的华章,是对诗人、酒与月三者的完美诠释。
李白心中的月亮是怎样的?知音是贴切的默契,知己是完美的深交
文章插图
如果说,酒给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来灵感,并给诗人想象的长河源源不断地注入清流的话,那么,月则让诗人想象的空间得以延伸,得以纵横。
李白对月亮的美好遐想与情感是由来已久的,还记得那朗朗上口的《古朗月行》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当他还是孩提时代,就对月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白心中的月亮是怎样的?知音是贴切的默契,知己是完美的深交
文章插图
挂在天空中的皎洁的明月,在孩提时代的李白眼中就像是一个洁净的白玉盘,又像是传说中的瑶台镜。这就是李白孩提时代对月亮的认知。
李白心中的月亮是怎样的?知音是贴切的默契,知己是完美的深交】“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当李白听到友人王昌龄遭贬的消息后,他担心朋友的安危,一时忧心忡忡。
所以李白将自己的一片愁心寄予明月,伴随王昌龄走到遥远的他乡。诗人通过他丰富的想象,将自己的心迹寄托给明月,希望明月将自己对朋友的牵挂带到遥远的地方。
李白心中的月亮是怎样的?知音是贴切的默契,知己是完美的深交
文章插图
“秋月照白壁,皓如山阴雪”,在皎洁月光照耀之下的景色,飘逸迷人,李白笔下的月景更是洋溢着浪漫主义的神奇色彩,构织出的月光世界多姿多彩,美不胜收。
李白笔下的月光,是清幽而静谧的,是空灵而透明的,是远离尘喧而又充满情味的,是空远辽阔而又触手可及的。
李白心中的月亮是怎样的?知音是贴切的默契,知己是完美的深交
文章插图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也是李白的一首广为人知的诗歌,诗人因为思念家乡而不能安然入睡,当他在床前徘徊时,看到洒在地上的明亮透彻的月光时,以为地上铺了一层白霜。
诗人徘徊间蓦然惊觉,抬头看见挂在空中的那轮明月时,才意识到这是如水的月光,这又令诗人想起了故乡的那轮明月,他的思乡之情也就愈加浓烈了。
李白心中的月亮是怎样的?知音是贴切的默契,知己是完美的深交
文章插图
月亮就是李白梦中的家园,每每看见月亮,李白的游子思乡之情就尽溢胸中。这位从蜀中走出来的诗人,从他离开家乡,寻求前程的那一刻起,家乡的明月就成为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牵绊,也成为诗人魂牵梦萦的事物。
所以当李白告别家乡,开启他寻求前程的漫游足迹时,他写下了这样一首与月有关的诗,诗题《峨眉山月歌》,原诗如下: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心中的月亮是怎样的?知音是贴切的默契,知己是完美的深交
文章插图
首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写的是峨眉山上的月亮,也是诗人对天空中悬挂的明月的直接描摹。这一句也写出了诗人漫游的时令是在秋天,因为秋高气爽,夜空澄澈,所以月色特别明亮。
第二句“影入平羌江水流”,则描摹了月影倒映在川流不息的平羌江中的美景,这是月亮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平羌江,就是现在的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
李白心中的月亮是怎样的?知音是贴切的默契,知己是完美的深交
文章插图
第三句“夜发清溪向三峡”,诗人在讲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他乘着月色,来到了清溪渡口,从这里乘船到达三峡。这一句讲述了诗人出发的情景:在天上月光的注视和水中月影的陪伴之下,李白连夜登舟出发。
最后一句“思君不见下渝州”,揭示了这首诗歌的主题,即对“君”的思念之情。诗人口中的“君”就是家乡的这轮明月。李白表达的意思就是,离开家乡后,就再也见不到家乡的月亮了。
诗人将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寄寓在字里行间,寄寓在家乡的这轮明月中,真是纸短情长,情思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