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乡村故事:退出历史舞台的“赤脚医生”

(感谢您的阅读!是故事 , 不是纪事 , 请勿对号入座 。 )
【爱历史】乡村故事:退出历史舞台的“赤脚医生”
文章图片
我正在大门前打扫 , 来了一位老者 。 她说了一句:“娃儿是稀客呀!”然后不等我回应 , 就探头张望我家门里边 。
一边张望 , 还一边叫起我爸的小名……
没办法 , 在我们这里 , 乡里乡亲只要是比你岁数大点的 , 都会直叫你小名;比你岁数小点的 , 就在小名后面加上哥姐和叔伯之类的称呼 , 基本上没有直接叫大名的 。
都认为大名是在很正式的场合才叫的 。 平时如果连名带姓地叫 , 就是跟你生气了 , 或者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发生 。
不用说大家也都知道 , 老一辈人的小名是要多难听有多难听呀!
我爸爸70多岁了 , 还在被人叫着这么难听的小名!
我很不习惯地皱了皱眉头 , 但很快就笑了:
因为这种叫法 , 让我猛然想起了我的慈祥的祖父祖母 , 他们就是这么叫我老爸的 。
这老人家叫了好几声 , 却没有得到父亲的回应 。 毕竟父亲的年纪也来了 , 耳朵也开始“背”了 。
我丢下扫把 , 一边往屋里走 , 一边大声地喊着“爸爸 , 爸爸……”
【爱历史】乡村故事:退出历史舞台的“赤脚医生”
文章图片
爸爸正坐在他房里的书桌前 , 看《铁板神擞》 。 这本书 , 我出于好奇 , 曾偷偷地翻看过 , 觉得太深奥了 , 看不懂 , 就放下了 。
父亲那个年代的人 , 高小毕业就算得上是村里的“文化人” , 何况我爸那时还读过初中呢 , 加之他一辈子爱钻研 , 论文化造诣 , 现在的大学生也不一定个个都可比呢!
起码 , 那龙飞凤舞似的字体 , 有几个年轻人能赶得上?我是自愧不如啊 。
见我走进来 , 父亲抬起头 , “……外面有人找您呢!”
父亲听闻就站起来 , 有些蹒跚地走了出去 。
我父亲60岁那年 , 急性“脑出血” , 头痛得他哭爹喊娘的 。 而当时我们姐妹几人都不在家乡 。
他在自己迷糊之前打了求助电话 , 得到了较为及时的医治 , 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 。 但多多少少留下了“后遗症” , 比如他双腿总觉得无力 , 走路没那么利落了 。 出行主要靠那辆二八自行车 。
【爱历史】乡村故事:退出历史舞台的“赤脚医生”
文章图片
“老嫂子 , 你咋这么早来了?”
“……牙齿疼了一晚上没得睡呢!你给我想想办法吧……”
俗话说 , “牙疼不是病 , 疼起来真要命!”
我这时才留意到 , 老人家的右边脸肿起老高 。
“你又偷吃了什么好东西了……”父亲呵呵笑着开玩笑 。
“唉 , 哪有什么好东西吃呢?……可能吃辣子吃多了吧!”
父亲叫老人家把嘴张开、舌头伸出来看了看 , 走进屋里 , 在桌子上摊开几张小纸片 。 然后 , 又从抽屉里拿出来几个药瓶 , 在每片纸片上分别放上几种大小数量不等的药丸子 , 再一包一包地包起来……
我看着纸片上的药发起呆来:这符合卫生标准么?
正想着 , 老爸已经走了出去 。
这时 , 老人家正在堂屋里等着 , 父亲把几包药丸递过去 , 说:
“回去马上吃 , 一次吃一包 , 今天吃三包 , 剩下的明天把它吃完……”
【爱历史】乡村故事:退出历史舞台的“赤脚医生”】老人家接过药 , 连连说多谢 , 父亲却接着嘱咐道:
“吃完这药 , 牙就应该不疼了 。 如果还是疼 , 你也不要再到我这里来 , 一定要到镇医院去看呢!”
老人家似乎有些迷蒙地点了点头 , 问:这多少钱呢?
【爱历史】乡村故事:退出历史舞台的“赤脚医生”
文章图片
“不要钱 。 ”父亲说 。
老人家有些急了 , 说:“那不能老是白拿你的!”手里抖抖索索地掏出来一张皱皱巴巴的10元钞票 , 见我老爸不愿意接 , 就放在了堂屋正中的八仙桌上 , 嘴里不住地道着谢 , 走了 。
我望着老人的背影 , 问老爸:“您还行医呢?”
“哪里行什么医呢?!这湾子里 , 算起来都是沾亲带故的 。 遇上一点小问题 , 能帮一下算一下吧!
你没看到现在湾子里都是些七老八十的老人吗?年轻力壮的人都出去了 。 老人们生病了 , 家里哪有人带他们去看病?
这些老人 , 又都大字不识几个 , 就算自己有那个体力摸索着去了医院 , 不仅搞不懂现在的看病流程 , 而且也掏不起医药费……”
合作社时期 , 每个村里都有医务室 。 我的父亲曾经就是村医务室里的“赤脚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