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夏朝为何十次迁都,现代研究发现主因,与军事关系不大

夏朝建立之后 , 有过多次迁都 , 从大禹定都阳城到夏桀都城斟寻 , 仅文献记载就有十次之多 , 平均40余年迁都一次 。
以今天的眼光看 , 作为一国之都 , 万民仰望之地 , 自然不能轻易变动 , 但夏朝却频繁迁都 , 后来商朝也有“前八后五”之说 。
那么 , 在夏朝四百余年中 , 为何会频繁迁都高达十次 , 背后到底有何不得已的原因?现代研究取得重要发现 , 夏商王朝频繁迁都的主要原因并不复杂 , 与军事因素关系不大 。
【历史故事】夏朝为何十次迁都,现代研究发现主因,与军事关系不大
文章图片
夏朝遭遇一场气候突变
著名气候专家王绍武研究指出:“夏朝立国之前(2070年前后) , 存在一个多雨期(洪水期) 。 大禹治水标志着洪水期的结束 , 夏朝立国前后转为干旱 , 在不到300a内降水量减少20% , 因此可以人为是一次气候突变 。 ”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也提到:“夏商时期是个温度偏高明显的气候时期 。 ”甲骨文中有“象”、“豫”等文字 , 表明商朝河南有大象 , 佐证了商代气温偏高的论断 。
因此气候研究表明 , 夏朝处于干旱与高温的气候时期 。 文献上的有关记载 , 也可以印证这一论断 。 《山海经》中有“羿射十日” , 《竹书纪年》中有“胤甲即位 , 居西河 。 十日并出 , 其年胤甲陟” , 《墨子》中记载夏桀时“日月不时 , 寒暑杂至 , 五谷焦死” , 《国语》中记载夏桀时“伊洛竭而夏亡 , 河竭而商亡” , 甚至夏桀时的干旱还延续到了商朝 , 即所谓“汤七年旱” 。
文献中的“十日” , 自然不可能是真实的 , 但反映出当时干旱非常严重 , 而且贯穿了整个夏朝 , 几乎从大禹一直干旱到了夏桀 。 在这种情况下 , 夏朝不得不频繁迁都 , 以寻找水源充沛、适合耕种的地方 。
【历史故事】夏朝为何十次迁都,现代研究发现主因,与军事关系不大
文章图片
夏朝农业生产上的需要
夏朝时期 , 中国已经进入农耕社会 , 但以当时的农业生产条件来说 , 不允许长期在一个地方耕种 , 需要不断更换地方耕种 , 这样才能保证农业收成 。
与此同时 , 夏朝人口不断增长 , 根据学者宋镇豪统计:夏初时大约200万—270万人 , 夏末商初时大约400万人口 。 人口在大幅度增长时 , 就必然要求更多的粮食 , 开垦更多的农田 。
在这种情况下 , 夏朝不得不迁都寻找更肥沃的耕地 , 暂时抛弃退化的耕地 , 因此著名历史学家徐中舒指出:“因为农业不发达 , 需要改变地理条件来维持生产 。 ”
【历史故事】夏朝为何十次迁都,现代研究发现主因,与军事关系不大】说到底 , 以夏朝的生产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来说 , 还不具备长期定居一地的能力 , 只能不停地迁都 , 在粮食生产地就近吃饭 , 就像草原民族逐水而居、逐草而居一样 。 与夏朝一样 , 商代中前期也没有达到定居的条件 , 之后随着生产力的提升 , 才有定都殷墟安阳的可能 。
【历史故事】夏朝为何十次迁都,现代研究发现主因,与军事关系不大
文章图片
迁都背后的军事需要
大禹去世时 , 将王位传给了伯益 , 《夏本纪》中说伯益“佐禹日浅 , 天下未洽 , 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 , 但实际这段记载反映的是夏夷争权 。 伯益代表的是东夷势力 , 夏启代表的是夏族势力 , 只是最终夏启胜出了 。 因此 , 夏初的夏夷矛盾非常激烈 , 后来夏启之子太康失国 , 就与东夷势力后羿有关 , 也可以视为夏夷之争的延续 。
禹都阳城大约在颍汝河流域 , 但该流域向东开口的"簸箕"状地形 , 让夏朝的东部无险可守 , 非常不利于对东夷的防御作战 , 所以后来夏朝迁都到了伊洛河流域 。 也就是说 , 夏朝这一迁都实际上是为了避开东夷势力 , 是一次防守型的迁都 , 而非进攻型的迁都 。
后来 , 除了仲康(太康弟弟)之子“夏后相” , 在东夷首领寒浞的追杀下 , 政治避难迁都到了帝丘(河南濮阳)、斟灌(山东寿光)等之外 , 夏朝在大部分时间都在郑、洛一带 。
值得一提的是 , 东夷是夏商两朝的长期敌人 , 虽然中间臣服过夏商 , 但在夏朝晚期都曾叛乱过 , 史书上有“桀克有缗(位于山东济宁金乡县)以丧其国”、“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 夏桀与商纣攻打东夷势力 , 给了商汤与姬昌的发展机会 。
【历史故事】夏朝为何十次迁都,现代研究发现主因,与军事关系不大
文章图片
总的来说 , 夏朝迁都到了伊洛河流域后 , 除了太康失国期间外 , 其他时间频繁迁都主要是为了农业生产 。 直到商代中期之后 ,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 交通运输能力的提升 , 定居才成为可能 , 从安阳殷墟开始 , 中国结束了频繁迁都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