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聊聊牛李党争的主角之一牛僧孺:有政绩也有失误,启了品石之风

作者:赵心放
【历史故事】聊聊牛李党争的主角之一牛僧孺:有政绩也有失误,启了品石之风
文章图片
牛僧孺不仅在唐代、甚至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 , 估摸算得上是一个知名人物 。 牛僧孺在从政方面的优缺点都十分突出 , 是个杰出的文学家 , 对奇石的酷爱开启了品石之风 。 本文聊聊牛僧孺的故事 。
【历史故事】聊聊牛李党争的主角之一牛僧孺:有政绩也有失误,启了品石之风
文章图片
(一)颇有政绩颇有失误
牛僧孺从小博览群书 , 知识丰富 , 为人精明 , 协调能力和办事能力强 。 科考入仕后一路吉星高照 , 成为了两朝宰相 。 他为官十分清廉 , 两朝的时任皇帝都十分信任他 , 他做出了不少政绩 。
唐穆宗朝时 , 他任御史中丞相 , 负责清理监狱中那些被押犯人的案子 。 他认真查阅案卷和听取申诉 , 纠正了不少冤案 。 他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 , 惩治了一批收受贿赂的贪官污吏 , 得到朝廷的好评 。
长庆三年(823年) , 他出任鄂州刺史、武昌节度使 。 在此任上干了六年 。 他采取措施整顿官吏队伍 , 裁减多余的人员 , 组织民工加固维修武昌城的围墙 , 颇有政绩和名声 。 经朝廷批准 , 撤销沔州 , 将汉阳、汉川并入鄂州 , 为鄂州社会发展和商业、文化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俗话说 , 人无完人 , 金无足赤 。 清正廉洁 , 颇有政绩的牛僧孺也有很大的失误 。 那就是当时任西川节度使的李德裕 , 向朝廷报告 , 请求准许吐蕃的维州守将投降 , 顺势将维州收复 。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 , 当时执掌朝政的牛僧孺竟然将吐蕃降将及维州归还给吐蕃 , 引起了朝野普遍的不满 。 本人因此被罢免相位 。 根据现有的史料分析 , 牛僧孺难免从个人的恩怨来处理这事之嫌 。 这也是牛李党争产生及长期不能平息的一个重要原因 。
以他和李宗闵为头儿的牛党 , 与李德裕、郑覃为首领的李党 , 因政见不合等原因在朝廷进行争斗 , 持续时间长达四十余年 , 以致时任皇帝唐文宗叹息 , 平息闹事容易 , 平定朝内党争很难 。 牛李党争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创造了党争时间最长的记录 , 加速了本已病入膏肓的唐王朝的灭亡 。
【历史故事】聊聊牛李党争的主角之一牛僧孺:有政绩也有失误,启了品石之风
文章图片
(二)他开启了品石之风
在不少人的眼中 , 很多石头 , 哪怕是造型有些特别的石头 , 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 可是在牛僧孺的眼中 , 它们就是鬼斧神工创作的、能给他带来心灵愉悦的艺术品了 。
文前说过 , 牛僧孺为官十分清廉 , 不管金银财宝或是什么稀罕的贵重物品 , 他都能做到不屑一顾 。 但使人难以理解的是 , 唯独对奇石他没有抵抗力 。 只要有人送给他珍奇的石头 , 他都会欣然接受 。 地方官员们知道他爱石成痴的脾性后 , 纷纷投其所好 , 四面八方去搜罗奇石送他 。 天长日长 , 牛僧孺就有了数目众多的石头了 。
为了妥善保管和品评观赏这么多的石头 , 他在热闹繁华的洛阳城专门修建了两处顶级庭院 , 专门来放置他的那些各式奇石 。 他不仅乐于自己收藏和欣赏奇石 , 还常常邀约文友们来共同赏玩 。
我国的品石之风由来已久 , 但是品石受到如此重视 , 据史载还是从牛僧孺对奇石的热爱开始的 。
【历史故事】聊聊牛李党争的主角之一牛僧孺:有政绩也有失误,启了品石之风
文章图片
(三)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牛僧孺不仅是一位知名的政治家 , 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 他的文章和诗作很有特色 , 彰显出他满腔的壮志情怀 , 文章的构思巧妙 , 新意新颖 , 发人深省 。 据统计其作品有《玄怪录》十卷 。 现在《全唐文》中存文二十一篇 , 《全唐诗》中存诗四首 。
他和白居易、杜牧、刘禹锡等著名文学家关系很好 , 来往密切 。 开成四年(839年) , 六十岁的牛僧孺再度出任宰相兼任襄州刺史 。 这一年杜牧在京城 。 他们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和吟诵诗歌 , 在牛僧孺即将出发去襄州之前 , 杜牧写下了一首《送牛相公出镇襄州》诗相赠 。
这首诗很出名 , 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 简单概括一下 , 有这么几点意思:一是赞扬牛僧孺高尚的道德和辉煌的业绩 , 必将名垂青史 。 二是表达了自己与牛僧孺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心情 , 仍然是短暂相聚 , 又要依依长别 。 三是追忆了当年牛僧孺在扬州对自己的关怀之恩 。 简而言之 , 这首诗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对牛僧孺的赞美之言 。
这是在两人交往中 , 杜牧写给牛僧儒的最后一首诗 。 这首诗的“德业悬秦镜 , 威声隐楚郊”两句是关键 , 杜牧对牛僧儒的道德、声誉及政绩进行了一系列点赞 。 现在你去襄州兼职也不过是项暂时的工作 。 您刚刚与皇帝告别了 , 现在又与好朋友告别 。 我想以你的地位和声望 , 出京仪式很隆重 , 一定是有高高的旗枪 。 旗枪有红红的飘带在空中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