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宝盘成镇馆之宝,诗却鲜有人提,这是为何?

作为一个文化名人 , 郭沫若有很多标签: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 。 但事实上 , 郭沫若其实还是一个考古学家 , 只是他对考古学的贡献一直有些争议 。
【爱历史】宝盘成镇馆之宝,诗却鲜有人提,这是为何?
文章图片
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很多文物 , 其实都与郭沫若有关 。 只是在技术不发达的年代 , 为了发掘更多的文物 , 确实也造成了一些文物的损坏 , 这个我们得承认 。 不过 , 不可否认的是 , 郭沫若对文物的保护确实是很有热情的 。 本期要和大家说的 , 就是郭沫若和一件文物的事 。
【爱历史】宝盘成镇馆之宝,诗却鲜有人提,这是为何?
文章图片
1950年春节期间 , 安徽村民刘肃曾带着一件家传宝来到北京 。 这件传家宝就是如今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西周虢季子白盘 , 而这位村民则是清朝名臣刘铭传的曾孙 。 说起这个宝盘 , 当年刘家人为了护它也确实是不容易 。
这宝盘是西周时的物件 , 在道光年间就被出土了 , 同治年间它被不识货的当作马槽来使用 。 刘铭传知道了 , 就买了下来运回了安徽老家 。 消失不胫而走 , 刘铭传在世时还好 , 他自己还能护得住 。 但后来清朝没了 , 各路人马都想得到这个宝物 , 这让刘家几代人过不好日子 。
【爱历史】宝盘成镇馆之宝,诗却鲜有人提,这是为何?
文章图片
刘家人知道这物件不能落入恶人手里 , 便把它埋进了土里 。 1950年 , 刘肃曾才放心地把它挖了出来 , 上交了 。 考古学家们一看这物件 , 自然就知道它的价值 , 当时郭沫若也在 , 于是他激动下写了首诗感谢刘肃曾 。 按道理郭老作为文化名人 , 诗名又不小 , 他这首诗应该挺有名气才对 。 但现在宝盘成镇馆之宝 , 诗却鲜有人提 , 这是为何?让我们来读一读:
【爱历史】宝盘成镇馆之宝,诗却鲜有人提,这是为何?】虢盘献公家 , 归诸天下有 。
独乐易众乐 , 宝传永不朽 。
省却常操心 , 为之几折首 。
卓卓刘君名 , 传颂妇孺口 。
可贺孰逾此?寿君一杯酒 。
【爱历史】宝盘成镇馆之宝,诗却鲜有人提,这是为何?
文章图片
这首五言诗 , 大家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说句实话 , 确实怎么看都像是打油诗了 。 这大概就是这宝物这么有名 , 但这首诗却很少有人提起的原因!虽然诗本身的遣词水平不怎么样 , 但却写得十分有道理 ,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 , 其实也算是一首好诗 。
诗的前4句写这宝物应该是归天下人所有的 , 刘家能献出来 , 正是让独乐乐变成了众乐乐 。 接下来“省却常操心 , 为之几折首”则是站在刘家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 为了这个宝盘他们受了不少苦 , 如今上交了倒是能落个轻松了 。
【爱历史】宝盘成镇馆之宝,诗却鲜有人提,这是为何?
文章图片
最后4句 , 指的是刘家人以后会被天下人敬佩 , 这是一件值得他们庆贺的事 。 这话说得也没错 , 后来刘肃曾一直在安徽省博物馆工作 , 到现在文物界都念着他们刘家人的好 。
虽然这首诗谈不上什么意境 , 但因为是出自郭沫若之手 , 刘肃曾自然十分珍惜 , 据说后来刘家人把这首诗装裱好一直珍藏着 。 此诗一看就是即兴所作 , 本来现代人写古体诗 , 确实就是很考验笔力的 , 所以整体上还是能接受的 。 郭老的很多诗作 , 如《屈原》、《女神》等才是他真实的水平 。 对此诗 , 大家怎么看?是否有愿意修改一、二 , 让它变得更有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