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不是第一个被称为伯乐的人,却是难得的伯乐,并因此成就齐国霸业

《道德经》第33章说:知人者智 , 自知者明 。 历史上有一个了不起的伯乐 , 他就是如此明智之人!
传说中 , 在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 。 在人间 , 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 第一个被称为伯乐的人本名孙阳 , 他也是春秋时代的人 , 由于孙阳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 , 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 , 直接称呼他为伯乐了 。 这就是伯乐的由来 , 是指具备一双慧眼能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 看来是春秋这个时代盛产伯乐!今天我们说的这个伯乐 , 比孙阳有过之而无不及 。 一代文豪韩愈曾经说过:世有伯乐 , 然后有千里马 。 千里马常有 , 而伯乐不常有 。 说的就是伯乐的难能可贵之处 。
【历史故事】不是第一个被称为伯乐的人,却是难得的伯乐,并因此成就齐国霸业
文章图片
我们知道“华夏第一相”说的是千里马级别的奇才管仲 , 帮助齐桓公推行“尊王攘夷”政策,使其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 。 因为管仲的大才才成就的齐国霸业 。 《史记》中是这样评价管仲的:“管仲既用 , 任政于齐 , 齐桓公以霸 , 九合诸侯 , 一匡天下 , 管仲之谋也 。 ”短短26个字道出了任用管仲的结果 , 是一匡天下 , 在这期间伯乐才是真正的功不可没 。
【历史故事】不是第一个被称为伯乐的人,却是难得的伯乐,并因此成就齐国霸业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不是第一个被称为伯乐的人,却是难得的伯乐,并因此成就齐国霸业】而这个伯乐就是今天我们就说发现、推荐管仲的鲍叔牙 。 没有鲍叔牙就没有管仲的将相之路 , 也就没有齐国的强盛名动一时 。 因为鲍叔牙的伯乐行动 , 才使得齐国得以改革创新 , 走了一条军事经济强国之路 。
鲍叔牙 , 姒姓 , 鲍氏 , 名叔牙 。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 。
鲍叔牙早在与管夷吾合伙做生意的时候就对管夷吾了解颇深了 。 对其爱之惜之 。 因利润分成分金不公还让随从愤愤不平 , 鲍叔则替管仲辩解说:“他并非贪财之人 , 而是因为家里急需钱用 , 我自愿让给他的 。 ”又对众人耻笑管仲怯战而力排众议“因为他有老母亲需要奉养 , 并不是真的怯战”还说“人都有时运好和坏的时候 , 如果让管仲得到好的机遇 , 一定会万无一失的稳妥成事 。 ”
【历史故事】不是第一个被称为伯乐的人,却是难得的伯乐,并因此成就齐国霸业
文章图片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 管仲遇到鲍叔牙真是最大的幸运!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别理解 , 有时候就连最亲近的父母家人都不能理解自己 , 而管仲却遇到了人生的知己好友鲍叔牙!而且是具备伯乐品质的知己好友!
在涉及到政治君位之争的对立面时 , 鲍叔牙仍然要想方设法救出管夷吾 。 在向鲁庄公请书杀纠的时候 , 特意嘱咐隰朋特使说:“管夷吾天下奇才 , 我跟君上说好 , 将招降来用 , 一定不能让他死了 。 ”隰朋说:“要是鲁国非要杀死他呢?”鲍叔说:“只要提起射钩的事情 , 鲁侯一定会相信的 。 ”
【历史故事】不是第一个被称为伯乐的人,却是难得的伯乐,并因此成就齐国霸业
文章图片
当隰朋押解管夷吾安全回国的时候 , 鲍叔牙早就在堂阜等候了 , 见到夷吾是如获至宝啊!迎之入馆说:“仲幸无恙!”就把夷吾放了 。 夷吾说:“不是奉的君命 , 不可以擅自就放我 。 ”鲍叔牙说:“不要紧 , 我正要向君上推荐你呢!”夷吾说:“我和召忽一起辅佐子纠 , 既然不能让子纠登上君位 , 又不能死于危难之时 , 臣的气节已经亏得很了 , 何况还是去辅佐子纠仇人 , 召忽泉下有知 , 也将会笑话我的 。 ”鲍叔牙则说:“成大事者忽略小的耻辱 , 立大功者不拘小节 。 你有治理天下之才能 , 只是没有好的机遇而已 。 主公志气远大 , 高瞻远瞩 , 若得你辅佐 , 来经营齐国 , 成就霸业指日可待 。 那时候功盖天下 , 名显诸侯 , 谁还去守普通老百姓的名节 , 做无用功的事情呢?”就这样 , 鲍叔牙打开了管仲的心结 , 得此知己 , 又是何其幸事!
【历史故事】不是第一个被称为伯乐的人,却是难得的伯乐,并因此成就齐国霸业
文章图片
齐桓公(小白)为夷吾射钩耿耿于怀 , 恨不得生食其肉的时候 , 鲍叔是这样说的:“为人臣者各为其主 。 射钩之时 , 眼里只有子纠不知有君 。 君若用之 , 当为君射天下 , 岂能和一人之钩相提并论呢?”这又打开了齐桓公的心结 , 知人莫过于鲍叔牙!
在对立面仍然没有成见 , 依然处处维护保全夷吾 。 千古真伯乐也!
到齐桓公要拜鲍叔牙为上卿之时 , 鲍叔牙并不为位高权重而动容 , 却是在坚持真理和从实际出发分析人选 。 鲍叔牙说:“自己并非治理国家的人才 。 治理国家者 , 内安百姓 , 外服四夷 , 功勋加于王室 , 泽布于诸侯 , 国有泰山之安 , 君享无疆之福 , 功垂金石 , 名播千秋 。 这才是帝王的辅佐大臣 , 臣不能胜任 。 ”桓公不觉欣然动容 , 问是否有这样的人才 。 鲍叔牙说:“君不求其人则已 , 要是一定要求这样的人才 , 就非管夷吾莫属 。 我不如夷吾的地方有五项:宽柔惠民 , 此其一 , 治理国家有一定的准则 , 这是其二 , 忠信可以与平民百姓相结交 , 这是其三 , 制定礼仪可以广泛应用这是其四 , 鼓动百姓冒死进攻而无一退缩的军事才能其第五 。 ”一番大论滔滔而来 , 让齐桓公为之动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