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乐子罕,“修之庙堂,折冲千里”的人格魅力〔138〕

一、典故及其出处
典故:1、不贪为宝 , 或子罕辞玉〔含人有其宝〕;2、施而不德;3、修之庙堂 , 折冲千里 。
语义:“不贪为宝”原为子罕语 , “我以不贪为宝 , 尔以玉为宝 。 若以与我 , 皆丧宝也 , 不若人有其宝 。 ”
【历史故事】乐子罕,“修之庙堂,折冲千里”的人格魅力〔138〕
文章图片
2018年中国邮政清正廉洁邮票首枚不贪为宝
意思是子罕把不贪婪的品行当成宝 , 表示自己具有清廉自持、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 。
现在用为廉政教育常用语 , 表达不贪污不受贿 , 大公无私 , 清正廉洁精神 。
出处:1、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15年、17年、29年》;2、战国·韩·韩非子《喻老》;3、战国·秦·吕不韦《吕氏春秋·恃君览·召类》 。
二、子罕清正为官 , 亲和为民
乐子罕〔生卒年不详〕 , 子姓乐氏 , 名喜 , 字子罕 , 河南商丘人 , 春秋时期宋国贤臣 。
宋平公时〔前575—前532年在位〕 , 乐子罕任司城〔司空〕 , 主管全国建设、制造与土地 , 实权很大 , 位列六卿 , 后升任执政右师 。 时称“司城子罕” 。
子罕为官清正 , 为民亲和 , 深得民心 。
平公20年〔前556年〕 , 皇国父做了太宰 , 要给平公建筑一座高台 。 这时正是麦收季节 , 子罕不便否决此事 , 遂请求不要耽误农时 , 缓期开工 , 但是平公不答应 。
农人们被迫放下手中镰刀 , 带着扁担、畚箕去筑台 。
农人们身陷苦役 , 心忧麦收 , 悲伤之情 , 油然而生 , 情不自禁 , 赋诗吟唱:“泽门之皙 , 实兴我役 。 邑中之黔 , 实慰我心 。 ”译成白话为:住在泽门的那个白面孔啊〔借代皇国父〕 , 就是他兴起这次劳役;住在邑中的那个黑皮肤啊〔借代子罕〕 , 他才了解我们的心意 。 农人们从亲身体验中 , 认识到统治者在搞“瞎折腾” , 但内部也有贤愚之别 , 有子罕与皇国父之分 , 因此 , 热切盼望着能有贤者为他们说话 。 事实也正是这样 。
【历史故事】乐子罕,“修之庙堂,折冲千里”的人格魅力〔138〕
文章图片
筑台人的诗
但如果让平公太宰得知 , 子罕无罪 , 却怀璧其罪 。 为了不引火烧身 , 他只好违心地拿起皮鞭 , 巡行督查筑台工地 , 亲自鞭打偷懒的人 , 口中还念念有词:“我们这些小人都有房屋避寒驱暑 , 叫你们给国君筑个高台都不抓紧!如果不赶快把任务完成 , 怎能做其它事呢?”唱歌的人听了 , 觉得有道理 , 司城也无奈呀 , 就没有再唱了 。
如今 , 有人见他有违亲和常态 , 疾言厉色的 , 感到不理解 , 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民众聚集处 , 歌颂与诅咒并存 , 是祸乱的温床 。 ”原来 , 他以大局为重 , 替宋平公皇国父分担诽谤 , 是万不得已 , 才退而求和的 。 很显然 , 他求和的目的 , 是要把祸乱扑灭在萌芽之时 , 以便维护国家安定 , 并保护民众生命安全 , 表现出他对国君的忠诚 , 以及对百姓的爱护 。
忧国忧民 , 忧心如焚!拳拳之心 , 苍天可鉴!
【历史故事】乐子罕,“修之庙堂,折冲千里”的人格魅力〔138〕
文章图片
子罕监工画
三、子罕以“不贪为宝”〔典故之一〕
平公30年〔前546年〕 , 宋国有个人在山上挖到一块宝石 , 非常高兴 。 他请玉工鉴定后 , 玉工说 , 这是块上品宝玉 , 一点毛病都没有 , 可值钱呢 , 还叮嘱他 , 要保管好 , 谨防失窃!
其实 , 玉工突然来到他家 , 村民们看到了 , 出于好奇 , 进进出出的 , 他得宝石的事 , 已经尽人皆知了 , 想要保密 , 哪有可能呢?家景就这么简陋 , 怎么能保藏好?宋人陷入苦恼 , 不安心起来 。
藏吧 , 无处可藏 , 怕有闪失;卖呢 , 不懂行情 , 怕吃闷心亏 。 宋人考虑来考虑去 , 最后决定 , 把宝石送给大贤人司城子罕 , 这样多少还能买个人情 。 于是 , 他抱着宝石 , 胆颤心惊地守了一宿后 , 便带着宝石 , 悄悄地溜出村子 , 上都城去了 。
【历史故事】乐子罕,“修之庙堂,折冲千里”的人格魅力〔138〕
文章图片
子罕辞玉古画
宋人找到司城府署 , 拜见子罕大人 , 说明来意 , 献上宝石 。 子罕谢而不受 。 宋人奇怪 , 以为大人不相信是宝玉 , 便说:“已请行家做过鉴定 , 确认是稀世宝玉 。 ”子罕淡然一笑 , 说出理由 , 再次拒绝:“我以不贪为宝 , 尔以玉为宝 。 若以〔之〕与我 , 皆丧宝也 , 不若人有其宝 。 ”
这是千古名言 , 里面含有“不贪为宝” , 与“人有其宝”两个成语典故 。 子罕怕宋人听不懂 , 又解说了一遍:我把“不贪婪”品德当作宝 , 你把宝石当作宝 。 如果你把宝石送给我 , 你就失去了“宝石”这个宝 , 而我收下你的宝石 , 我也就失去了“不贪婪”品德这个宝 。 如此一来 , 我俩都失去了自己的宝 。 这又何苦呢?我看 , 不如这样吧 , 你不送、我也不收 , 我俩都保留着各自的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