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100多年前,李鸿章曾告诫后人:若想中国没后患,必须灭其国

如今的很多人 , 对于晚年时的大臣李鸿章 , 可能印象并不算太好 , 因为不少丧权辱国的“条约”都是他签署的 , 出卖国家利益 。 这让国人对于他意见很大 , 光绪帝恩师翁同龢当面骂他 , 是“满清第一奸臣” , 痛斥他不爱国 。
【历史故事】100多年前,李鸿章曾告诫后人:若想中国没后患,必须灭其国
文章图片
然而这种事世人不理解李鸿章 , 当时的中国经济十分落后 , 哪怕李鸿章“口吐莲花” , 迫于现实不得不“低头” 。 并非他能力不强 , 只是国家能力不行耽误他 。 而在100多年前他就曾经告诫过后人 , 想要让中国没有后患 , 那么就必须灭掉一个国家 。
国家经济强大
其实说到国家力量 , 这种在国际上那是很关键 。 如果国家实力不行 , 哪怕是三国诸葛孔明在世 , 恐怕也无力回天 , 否则不会有那句“出师未捷身先死 , 长使英雄泪满襟”感叹!国家力量不强大 , 哪怕臣子能力再强 , 也是无济于事 。 看一下叙利亚 , 伊拉克等 , 哪怕再有理 , 同样会面临着被别国欺负的“命运” 。
【历史故事】100多年前,李鸿章曾告诫后人:若想中国没后患,必须灭其国
文章图片
大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 , 这个王朝某段时期有一个繁盛时期 , 就是康乾时期 。 不过是最后的辉煌 , 等到了乾隆时期末期 , 吏治出现大量腐败 , 大批贪官污吏走私 。 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发展 , 虽然后期有帝王试图通过改革 , 但是无力阻挡中国的衰落 。
那个时候不少西方列强 , 认为中国是一个“软柿子” , 拼命地欺负中国 。 那段时间中国签署了不少“丧权辱国”条约 , 包括《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 。 真金白银不断地流往海外 , 中国的地盘逐渐被别的国家“侵占” 。
【历史故事】100多年前,李鸿章曾告诫后人:若想中国没后患,必须灭其国
文章图片
李鸿章“横空出世”
面对这种局面 , 当时有不少有识之士主动挺身而出 , 想要挽救这个国家 。 譬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 , 就是其中的代表 , 他们每个人做出一定成就 。 有的平定“起义军” , 有的灭掉外国的侵略军队 , 还有人致力于发展企业 。 如果说这些人当中 , 曾国藩威望应该是最高的人 , 其实李鸿章能力也不错 。
李鸿章道光三年出生于安徽省 , 在家中排行老二 , 从小智慧过人 。 从小算是饱读诗书 , 他父亲是一个官员 , 看到儿子如此优秀 , 就把他带到京城来 。 让他拓展一下眼界 , 后来还拜曾国藩为师 , 开始在翰林院做编修 。 学习到不少治国之道 , 对他触动颇大 , 就有日后成就 。
【历史故事】100多年前,李鸿章曾告诫后人:若想中国没后患,必须灭其国
文章图片
那个时候国家动荡不安 , 各地起义军纷纷启动 , 清朝政府出于大局考虑 , 不得不依赖于很多汉人地主地方武装 。 当时的李鸿章回到家乡安徽 , 负责训练那些士兵 , 主要平定一些农民起义军 。
可能很多人觉得李鸿章坏 , 按照他那个立场上来讲 , 这么做不见得有错 。 身为一个文官 , 却能带领打仗 , 表现有勇有谋 。 日后出色的带兵能力 , 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
积极发展国家生产力
【历史故事】100多年前,李鸿章曾告诫后人:若想中国没后患,必须灭其国
文章图片
等到他们军队壮大之后 , 李鸿章和他的恩师曾国藩却闹起矛盾 。 曾国藩出于保护自己以及手下的考虑 , 担心再继续这么干下去 , 容易招来帝王猜忌 。 主动表示裁撤军队 , 不会引起帝王的嫉妒 , 但是李鸿章认为现在内患虽然平定 , 但是外面还有“饿狼” 。 做人不能只顾及自身 , 否则就是置国家的生死于不顾 , 可见他以国家为重 。
领兵打仗过程中 , 李鸿章还引进了洋人的技术、设备 , 创办军工企业等 。 希望能够通过自己这些“努力” , 带动中国的经济发展 , 不再像过去那么落后面 , 可以说李鸿章在当时 , 应该是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的人 , 为人并不算迂腐 。 真心希望提升国家经济 , 不至于一味地被外国所侵略 。
【历史故事】100多年前,李鸿章曾告诫后人:若想中国没后患,必须灭其国
文章图片
虽然有人说李鸿章这么做 , 是为了为家族谋利 , 但是不可否认于公于私都有利 。 只不过那个时候大清朝有不少人 , 主要还是顽固派 , 像慈禧太后、荣禄 , 还有一些清朝王室 。 这些人盲目自大 , 对于李鸿章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 确实影响发展 。
当时负责接待的外国人 , 基本上都是李鸿章 , 对于别的国家实际情况很清楚 。 我们总是认为李鸿章出卖国家利益 , 如果你站在他那个立场 , 就能理解他的做法 。 前几年国际上一直流传一张照片 , 就是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为国“发声” , 却得不到支持 , “弱国无外交”这句话就是这么来的 。 对于别的国家来讲 , 也是引以为戒的一个经验和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