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古代农民是如何种地的?( 二 )


其它“五谷”之中 , 除了菽 , 也就是豆类作物 , 对土壤要求不太高外 , 如黍、稷在新开荒的地上种植产量也很低 , 且黍、稷不利于消化 , 一般只作饲料 , 古代粮食不足的情况下也作主食 。 现在黍、稷等粮食作物基本被淘汰了 。
试想一想 , 古代封建王朝的财政主要依靠的就是从农民田里收取赋税 , 只要种了地 , 就得按亩收税 , 而新开垦的土地又是广种薄收 , 不但得不到收成 , 反而要倒贴赋税 。 既然如此 , 普通百姓谁还愿意去开荒 , 不开荒还能多活几年 , 开荒饿死得更快了 。
真正开荒种粮来饱肚子 , 到了明朝后期至清朝有所改变 。 也就是玉米和红薯由美洲传到中国后才出现 。 因为玉米与红薯的种植对土壤要求不高 , 生土也可能种 。 然而 , 山林土地各有主 , 普通老百姓也不是随随便便开荒种地的 , 因此 , 这段时期 , 手里没有土地的农民又到哪里去开荒?
【爱历史】古代农民是如何种地的?
文章图片
小时候 , 我在家乡就常听寨子里的老人说 , 古时候很多汉族地区失去了土地的流民 , 跑到我们苗区来“种荒” , 或者“烧荒” 。 他们在深山老林里砍倒一片山 , 用火烧了后 , 在地里种玉米和红薯 , 并在山冲里开田种水稻 。 因当时苗区为大山区 , 地广人稀 , 即使山林主 , 也管不了那么宽 , 其实这些人是躲起来开荒 。 这些从外地来种荒的人也就成了无人管的自由自在的人 , 他们不用给官府交赋税 , 也不用服傜伇 , 后来他们就在这里落了家 , 与苗区人融合在一起 , 现在也是认可自己是苗族人 。 这些人给苗区带来了玉米和红薯的种植技术 , 为苗区人民的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
总之 , 古代有大量的未开垦的荒地 , 百姓饿死也不去开垦荒地 , 不是百姓懒惰 , 是因多种因素造成的 , 也就是说是被逼的 。 作为古代农民 , 种田是他们的职业 , 是他们的生存方式 , 如果不是被逼无奈 , 他们又怎么不想种田过安逸的日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