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北有长城,南有灵渠( 二 )


北渠
处于航道的上游 , 全长3.25公里 , 坡度较大 , 河流流速快 , 航行危险 。 弯曲的河道 , 一方面可借助地形地势减少工作量 , 另一方面还可降低水流速度 , 便于船只航行 。 为此 , 采用了“弯道代闸”技术 , 将航道设计为弯道 , 在中段连续开挖了2个S型渠段 , 延长流径 , 延缓坡降 , 使流速减缓 , 行船变的容易控制 , 在容易使用和容易施工之间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
南渠
自南陡口起 , 过严关至溶江镇老街的灵河口入漓江 , 全长33.15公里 。 全线沿湘江左岸西行 , 借助山体 , 大部分为半开挖的渠道 , 即左侧沿石山或地面开挖 , 右侧为砌石 , 渠堤内外坡均用条石砌筑 , 中间填土 。 在有的渠段 , 建有宣泄洪水的泄水天平 , 渠内水深超过天平堰顶时 , 渠水即排入湘江 。
【历史故事】北有长城,南有灵渠
文章图片
河水分“三七” , 海洋河到此七分流流入湘江(左) , 三分流入漓江(右)
【历史故事】北有长城,南有灵渠
文章图片
北渠两岸古木参天 , 已成为景区的重要景观
陡门
亦称斗门 , 是世界上最早的船闸 。 用于壅高水位 , 蓄水通航 , 起船闸作用 。 在灵渠上 , 就设有36个陡门 , 通过它们的开闭控制水位升降 , 使之浮舟过岭 , 成为古代的一大奇观 。
灵渠主要靠上游湘江来水 , 水源不稳定 , 旱季通航难 , 通航时间一年中只有8个月 。 而这里又是古代南北交通要道 , 常年货物不断 , 为保持航道畅通 , 自唐代始 , 便使用陡门(船闸)拦水 , 以抬高水位 , 分段控制水位升降 , 一段一段通行 , 使船只在枯水季节也能通行 。
其基本运作:平时用陡门(船闸)将灵渠内的水分段储存起来 , 一级一级像阶梯一样 。 当船只开向上游时 , 先关闭后闸 , 开启前闸 , 让水流平稳 , 船只就可轻松行驶 。 就这样 , 使河水倒流 , 让船只“上台阶” , 由低处向高处走 。 如船只开向下游时 , 就采用相反的方法 , 开前闭后 , 以此类推 。
据说 , 现在长江在三峡航运中 , 还在使用这种办法 。
【历史故事】北有长城,南有灵渠
文章图片
世界船闸(陡门)之祖 。 北渠陡门 , 原陡门全毁 , 1975年重建
堰坝.水涵
除了水运 , 灵渠还是重要的灌溉工程 。 其中通过堰坝、水涵 , 抬高水位 , 自流或提升至岸边支渠 , 用以灌溉周围的农田 。
堰坝
是建筑在渠道里的拦河蓄水抬高水位 , 通过水涵流入周围农田的一种灌溉设施 。 水位高于地面时可以自流 , 低于地面时利用水车提升 。 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像陡门一样 , 提高水位 , 堵水入沟 。 另一种是在较宽的渠道中 , 堆砌鹅卵石成一定高度的斜面滚水坝 , 将水引入周围的稻田 。
水涵
又称田涵、渠眼、塘孔 , 是自流灌溉的引水口 , 在农田灌溉时开启使用 。 设于堤内 , 块石砌筑 , 用于放水灌溉 。 使用时 , 农田低于水位时自动开闸放水 , 农田高于水位时就用水车提上来 。
作为古老的水利工程 , 灵渠上至今还有堰坝34座 , 水涵24处 , 自古至今延续2000多年 , 灌溉着周边水稻面积6.5万亩 , 5个乡镇186个自然村 , 5.9万人受益 。
【历史故事】北有长城,南有灵渠
文章图片
水涵
【历史故事】北有长城,南有灵渠
文章图片
灵渠水道上建设的灌溉堰坝
连接湘江漓水的咽喉要塞 , 两次改写中国历史的神奇土地 , 一条灵渠成就了中国的统一大业 , 更显先人们开山行河的智慧 。
守望陡门的陡军 , 把黔悍的秦地风俗 , 植入楚越之间 , 所以这里人的性格也刚也柔 。 古木参天 , 古巷幽深 , 小街水清 , 灵渠有灵 , 兴安两大水系钟灵毓秀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