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孙常村的历史,你知道多少?

孙常村之名 , 不知从何而起 。 因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修建的“延祚寺”(亦名“大锅寺”)而闻名四方 。
名叫孙常 , 村中却以孙、王、张三姓居多 , 并无常姓 。 据村人讲 , 孙家是老户 , 唐宋几代的资料都有记载 , 张姓也一直有 , 曾在市里档案也查过 , 就是查不出来常姓 , 据此推断 , 恐原是孙张 , 叫着叫着就被叫成孙常了 。
【历史故事】孙常村的历史,你知道多少?
文章图片
孙常村曾为孙常镇 , 与虞乡镇、赵伊镇齐名 , 曾是有名的三镇 。 清代的蒲州府县志在兵卫、桥梁、坊里等条目内多次载有孙常镇地名 。
1949年后 , 孙常村为虞乡县二区治所 , 1953年属孙常乡 , 1961年属孙常公社 , 1975年社址迁至郭李村 。 1983年孙常公社更名为郭李公社 , 1984年称郭李乡 。 之后 , 孙常一名仅作村名 。
【历史故事】孙常村的历史,你知道多少?】孙常镇原来还叫过梅香镇 。 梅香之名缘于一个传说 , 传说村中原有一女唤作孙梅香 , 与丈夫十分恩爱 , 辛勤持家、孝敬瘫痪的公公 。 后被村人误解 , 以死明志 , 尸体化作一青石大碑 , 上书“冰清玉洁 , 梅香竹翠” 。 官府遂下令将村名叫做“梅香镇” 。
孙常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全永利 , 副书记孙红勤 , 副主任贾江秋 , 副主任孙伟国 , 以及村民代表贾来发和贾彦章一起与调研组进行了座谈,城东街道办马超受邀参加 。
问孙常村不知建于何时 , 答曰:石器时代就有 , 有村中古墓群为证 。 说是村中修公路桥时在路面下5米处发现古墓葬 , 由此推断当时的村子应在现在路面的5米以下 , 文物部门还立了孙常古墓遗址保护碑 。
行走在孙常村 , 给人感受最深的 , 是历史在这里留下了太多的痕迹 。 除了古墓遗址外 , 还有宋代的大锅寺、唐代的赵睿冲神道碑 , 以及新华社五七干校旧址等 , 文化遗产十分丰富 。
大锅寺原为延祚寺 , 建于元魏时期 , 赵匡胤在年轻时征战四方 , 有一年路过永济时感染了伤寒 , 就在附近延祚寺中修养 , 在寺院僧人的照顾下很快痊愈 。 赵匡胤当上皇帝之后 , 还时常想起在延祚寺中养病的经历 , 于是下令扩建延祚寺报答当年的救命之恩 。 扩建后的延祚寺恢弘气派 , 但是寺院的僧人却还常常吃不饱肚子 , 因此赵匡胤又下令铸造了一口铁锅 , 直径长达3米 , 一次可以煮三石大米 , 供寺院全部的僧人食用 , 于是延祚寺被村民称为“大锅寺” 。 据传 , 大锅寺最多的时候吸引超过2000名僧人在此修行 。
铁锅有多大?据传八个门烧火 , 锅沿人担水能跑 , 锅底能站四个人 , 能装几百担水 。
据村民讲 , 当时延祚寺在村东 , 村西还有个琉璃庙 , 赵本来想到琉璃庙里养病 , 结果琉璃庙不肯收留 , 大锅寺不嫌弃收留了赵匡胤 , 所以赵回去后 , 一边大兴土木盖大锅寺 , 一边灭了琉璃庙 。 这个故事被孙常村人称做“兴东灭西” 。
当地县志记载 , 大锅寺在后周显德年间 , 寺院毁于火灾 。 明代嘉庆乙卯寺院又毁于地震 , 于万历二十五年重新修建 , 解放前后将寺院改建为学校 。
【历史故事】孙常村的历史,你知道多少?
文章图片
在座的老人回忆说 , 大锅寺除了后来在战争中毁坏外 , 当时盖永济县老礼堂的时候就是拆了大锅寺的木料 。 一根椽能改好几根 。 他记得日本人烧毁了大殿两边廊坊 , 只保留下好多大石碑 , 都是一人多高 , 碑上刻了龙凤 , 大炼钢铁的时候需要青石 , 开张那块几个年轻人过来把碑砸了 , 很是可惜 。
【历史故事】孙常村的历史,你知道多少?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孙常村的历史,你知道多少?
文章图片
大锅寺大门旧址东有棵需三人合抱的古槐 , 相传是当年赵匡胤栓马的古槐 。 历经千年虽然树已经空心 , 但是古树的中间生出新枝、发出新芽 , 焕发出了新的勃勃生机 。
孙常村现还存有《延祚禅林周围全图》石碑一通 。 碑文图清晰 , 全面反映原寺院的建筑规模和雄姿 。 刻记:延祚禅气林势雄 , 飞龙宋代见奇功 , 巍峨宝殿竣空起 , 灿烂全身耀日烘 , 北接湖光明镜里 , 南临条岭画屏中 , 娑罗永共梧桐茂 , 刻绘形图愧未共 。
碑刻中的娑罗树 , 是延祚寺的镇寺之宝 , 相传当年全国仅有两棵 , 一颗在北京颐和园 , 一颗就在延祚寺 。 如今大锅寺所有的恢宏与盛大已丝毫无存 , 只余这棵树冠高大、枝叶茂盛的娑罗树默默伫立 , 见证着物转星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