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曹操留下不少忠臣,司马懿篡权时为何没有1人敢站出来抗争?

曹操是给曹魏留了不少“忠臣” , 但司马懿懂得怎么去“解码” 。
一、曹魏”忠臣“的密码
无论后世怎么替曹操“翻案” , 阿满军前期易变节的毛病在史料上那可是写得清清楚楚 。 曹操对手下很残忍 , 小兵衣衫褴褛 , 犯了军规动辄“棒杀之” 。 哪怕屠徐州后能烧杀掳掠一阵 , 但即便是曹操也不可能经常这么干 。 还有谁能心甘情愿地跟他呢?
【爱历史】曹操留下不少忠臣,司马懿篡权时为何没有1人敢站出来抗争?
文章图片
【爱历史】曹操留下不少忠臣,司马懿篡权时为何没有1人敢站出来抗争?】魏国员工有多想跳槽?”家夫勿念 , 今有少西大漯(身上绑着绳子) , 何日能还?“——从曹嵩墓挖出来的工匠碑文(No:30) 。 直接用上捆了 , 这还仅仅是个家丁 。
传统儒家思想提倡君主施仁政 , 用温和的手段获得人心 , 反对严刑酷法激化矛盾 。 大致归纳为”行王道“ , 是华夏古代庙堂的根本主旨 。
就算是学术完全对立的”孟荀之争“也能在这事上达成一致 , 其思想地位可见一斑 。 《荀子》:残暴之君 , 将谁与至?《孟子》:得道多助 , 失道寡助 。
可唯独曹丞相一定要反其道而行之 。 最终靠着一招自创发明:”错役兵制“ , 把前期经常”兵奔“的青州兵也锻造成”铁军“了 。 即:每逢士兵远征 , 把其亲属圈起来挂上号 , 安排屯田等繁重的劳作 。
倘若将士在前方出现叛逃的行为 , 官府则会根据号码查出其亲属并株杀 。 尽管这么干会增添普通人的思亲之苦 , 但的确又让大家有了投鼠之忌讳 。 丰富了古代庙堂欺压的手段 。
【爱历史】曹操留下不少忠臣,司马懿篡权时为何没有1人敢站出来抗争?
文章图片
如下为曹魏”错役兵制“的发展路程 。 1是公元190年 , 曹操与诸将商议建立”错役兵制“ 。 因为攻下宛城后没能控制住张绣及其军队的亲属 , 导致大规模哗变 。 2是公元208年 , 该制度基本定型 。 规定:藏匿叛逃者的亲属等罪 , 让逃者逃无可逃 。
【爱历史】曹操留下不少忠臣,司马懿篡权时为何没有1人敢站出来抗争?
文章图片
3是公元217年 , 加强了惩罚范围 , 就算逃兵没有往家里逃 , 亲属同罪 。 4是公元217年至魏亡 。 由于高柔为宋金案求情 , 改罚逃亡者亲戚为奴隶 。 而叛变者依然是死罪 。
【爱历史】曹操留下不少忠臣,司马懿篡权时为何没有1人敢站出来抗争?
文章图片
此外 , 《三国志高柔传》还记录了一例蒙冤的例子 。 从这段史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哪怕士兵没有逃、也没有叛 , 仅仅是失踪或者未准时归建 , 亲属也有可能由于缺乏旁证而被治罪 。 就这?你想想会有多少冤假错案?
【爱历史】曹操留下不少忠臣,司马懿篡权时为何没有1人敢站出来抗争?
文章图片
这的确不是什么正道 。 孙权评”操以间亲者为酷“就是指这玩意 。 如果非要说曹操是“用了”不少“忠臣” , 倒不如说他用酷法“绑架”了多少人的“忠诚” 。 只是很符合某些人乱世用重典的口味 , 而曹家人的确是脱颖而出了 。
当然 , 秦代亦有”坐连制“ 。 让人不得不怀疑阿满有抄袭秦制之嫌 。 但无论是从法例的完整度或是推广性来说 , “错例兵制”的确是推翻了自汉以来”独尊儒术“的基本盘 , 开了一次社会治理的倒车 。
二、司马懿篡权时 , 为啥没有1个曹魏忠臣敢站出来抗争?
高平陵事变后 , 司马懿手握大权:等于控制了曹魏所有军队的亲属 , 等于解开了曹魏忠臣的“密码” 。 那些之前忠心耿耿的魏军官兵们 , 投鼠忌器 , 自然也就不敢出来抗争了 。 但有一个例外:“淮南三叛” 。
【爱历史】曹操留下不少忠臣,司马懿篡权时为何没有1人敢站出来抗争?
文章图片
偌大个魏国 , 8、9个州 , 在覆亡时仅有1个“淮南”敢站住来 , 还是3次站出来兑现忠诚 。 是因为淮南人没有被曹魏的酷法所吓到 , 所以在司马氏夺权后 , 他们敢做出勤王的义举来吗?分别分析一下 。
1叛:王凌 。 这1例有点特殊 , 大概率是为了个人私利 。 因为双方军队还没有对峙 , 王凌就看见自己的2个儿子被司马懿绑出来了 , 所以 , 他立刻投降 。 但是 , 司马懿可没什么信用可言 , 最后被逼死 , 灭满门 。
【爱历史】曹操留下不少忠臣,司马懿篡权时为何没有1人敢站出来抗争?
文章图片
2叛:毌丘俭 。 3叛里最勇敢的 。 毌丘俭的全家都在京师 。 且准备也不充分 。 但毌丘俭对曹氏的忠诚度极高 。 为了国家社稷 , 具备了舍小家顾大家的觉悟 。 他的儿子临死时还宽慰父亲 , 表示虽死无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