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宋代肉食品的加工与消费( 二 )


可见在此期间御厨宰杀羊盖的行为并没有被完全禁止 , 而宣仁皇太后的禁杀令也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 隆兴元年孝宗宴请大臣时 , 所食用的菜谱中 , 就有羊盖肉的身影 , 这就是重要的例证 。
二、宋代肉食品消费的特点
宋代地域广阔 , 自然环境复杂多变 , 人口众多 , 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 肉食品消费的数量和种类也大大扩展 。 因此 , 宋代肉食品消费便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 简而言之 , 宋代肉食品消费的特点有三个:
【爱历史】宋代肉食品的加工与消费
文章图片
第一 , 阶级性古代社会阶级层次分明 , 各个社会阶层所处地位不同 , 其经济实力差别也非常大 。 虽然各阶层对肉食品消费的态度和数量差别明显 , 但总体来看 , 以皇室贵族、官僚士大夫和地主阶层为代表的统治阶级消费的肉食品较多 , 而作为被统治阶级的的普通百姓的肉食品消费量较少 。
皇室、贵族在肉食品消费方面的具体情况已在前文多有论述 , 例如:关于御厨每年肉食品的消费量 。 史称 , “羊肉四十三万……猪肉四千一百三十斤”这些数字毫无疑问都非常巨大 。 皇室、贵族肉食品的消费量不仅十分巨大 , 所消费的肉食品也是各种肉食中的稀有品种 。 宋代普通百姓肉食的消费量比较小 。
古人常称那些富贵的人有“食肉相” , 宰相张齐贤也是在富贵之后才有足够的财力消费大量的肉食品 , 显然在其未做官之前肉食的消费量比较少 。 滕元发少时在寺院修业 , 曾偷偷宰杀寺院的狗来吃 , 并作《滕元发偷狗赋》 。 显然 , 作为一般人 , 他并没有太多财力支撑自己的肉食消费 。 就算到现在 , 普通家庭也不可能做到每天都食用肉食 , 宋代的普通百姓就更不可能实现了 。
【爱历史】宋代肉食品的加工与消费
文章图片
第二 , 地域性宋代肉食品消费受地域影响相当明显 。 总体看来 , 北方地区对猪肉、羊肉消费居多 , 南方水产品消费量大;沿海地区水产品消费量要大于内陆地区 。 南方气候温润 , 水资源丰富 , 自然条件优越 , 不论是水产品的捕捞还是养殖 , 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 “靠水吃水” , 产量丰富的水产品就成为南方地区普遍消费的肉食品 。 第三 , 季节性宋代肉食品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 不少肉食的消费时间并不能由人自行决定 , 而要受到季节的影响 。 不过 , 受季节影响较大的肉食 , 多以南方地区的水产品为主 。
例如:福建、浙江地区的人“喜食蛙”蛙类受季节的影响就相当大 , 冬天自然是无法食用 , 只能以其它的肉食代替 。 另外 , 宋代还有不少肉食的消费受季节影响较大 。 例如:給蜊、河脎、榜蟹等等水产品 。 反季节的肉食产品价格相当高 , 高昂的价格会降低人们的消费欲望 , 这些肉食品的消费量必然就会受到影响 。 而在收获的季节 , 这些肉食品的消费量又大幅增加 , 使得宋代肉食品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
【爱历史】宋代肉食品的加工与消费
文章图片
三、宋代肉食品消费中政府角色分析
出于税收、保护农业生产的需要 , 宋政府对肉食品消费进行一定的干预和引导 , 对宋人肉食品消费的种类和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而一些政府政策自身所具有的矛盾性 , 使政府保护耕牛的措施大打折扣 , 对宋代肉食品消费也产生一定影响 。
1.政府对肉食消费的干预
肉食作为宋代重要的副食品之一 , 在社会日常消费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 需要政府的规范与管理 , 而政府经济干预的方式多以税收的形式实现 。 一些祭祀兴盛的地方 , 作为祭品 , 每年要消耗掉大量畜产品 。 于是 , 地方政府便因地制宜 , 对用于祭祀的畜产品征收税钱 。 对于长途运输贩卖的肉食产品 , 政府通过关津度口也要征收一定的税钱 。 黄州(今湖北黄山)税物每有三淡鱼船 , 则一日课利不忧” 。 因为这些淡鱼价格较高 , 政府税收也相应提高 。
在黄州(今湖北黄山) , 每天三船淡鱼所交纳的税钱 , 就可以完成政府一天的税收计划 , 可见税收之重 。 除了经济干预 , 宋代政府还会运用行政手段进行经济干预 。 主要表现是以强制的行政命令的方式 , 规范人们的消费行为 , 使其遵守政府的相关规定 。 大观年间 , 有臣僚言:一头牛肉重斤计 , 可以卖贯 , 超出牛价倍左右!担心因利益巨大民间纷纷杀牛 , 希望朝廷规定:“凡倒死牛肉 , 每斤价直不得过二十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