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为什么说曹操到死没有称帝,一种非常周密且明智的考虑?

【历史故事】为什么说曹操到死没有称帝,一种非常周密且明智的考虑?】曹操虽没当上皇帝 , 但他生前所享受的待遇已与皇帝并肩 。
【历史故事】为什么说曹操到死没有称帝,一种非常周密且明智的考虑?
文章图片
曹操外出时 , 车辇上可以设置和天子同等规格的旌旗 , 车辇也是天子御用的金银车 。 此外 , 朝堂之上唯有曹操有资格佩戴十二根玉串制成的礼帽 。 除了这些表面上的待遇之外 , 曹操贵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魏王 , 曹操的长子曹丕被封为魏国太子 , 曹操的政治影响力也达到了巅峰 。
可以说 , 不论是真实的历史还是小说 , 曹操都已经完成了登基称帝之前的全部准备 , 距离龙椅仅有一步之遥 。 曹操想要登基简直易如反掌 , 只需将小皇帝赶走 , 然后一屁股坐在龙椅上 。 不过 , 曹操为何没有废掉小皇帝翻身做主呢?
【历史故事】为什么说曹操到死没有称帝,一种非常周密且明智的考虑?
文章图片
笔者认为 , 原因有五:
一、曹操想维护一世英名 。
汉统衰落的东汉末年 , 天下纷争四方扰攘 , 但不同于五胡等割据时期 , 三国时期的伦常并未发生变化 , 儒学思想仍是当时的道德标杆 。 在曹操之前 , 何进、董卓都曾权倾朝野 , 但他们也不敢公然挑战这层道德的藩篱 , 取名存实亡的汉帝而代之 。
相比于乱世之中的其他军阀 , 曹操虽眼界、实力均高人一等 , 但他仍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 。 从史料中可以看到 , 曹操的每次出征均“师出有名” , 全都是以汉室的名义进行的 。 可以说 , 在当时的所有军阀中 , 唯有曹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 。 虽说许多现代人评价曹操为“枭雄” , 但曹操并未丧失伦理纲常 , 图谋篡位 。
【历史故事】为什么说曹操到死没有称帝,一种非常周密且明智的考虑?
文章图片
二、从当时的局势来看 , 如果曹操登基 , 赶走小皇帝 , 显然会让曹操在政治上失去主动性 。
要知道 , 当时曹操有不少政敌 , 军阀中亦有打着匡扶汉室幌子的拥汉派势 。 倘若曹操冒天下之大不韪当了皇帝 , 他就给这些人留下舆论上的口实 。 在曹操的政治生涯中 , 所有发生在内部的背叛和反对 , 基本都出现在曹操被封为魏公之后 。 由此可见 , 曹操有必要维护汉帝这块招牌 , 维护内部的稳定 。
三、我们知道 , 从公元210年开始 , 曹操便开始“自明本志” 。
说白了 , 这就是曹操在为自己增加公信力 , 声称自己绝没有登基称帝取汉自立的打算 。 直到曹操过世 , 曹操始终未曾停止过“自明本志”的个人宣传 。 倘若曹操篡位登基 , 无疑是砸了自己的招牌 , 否定自己的政治倾向 。 显然 , 这种行为 , 对曹操的公信力是一种毁灭性打击 。
放到现在来看 , 就是某个明星自毁人设 , 自然无法在圈子里继续混下去 。 所谓“自明本志” , 哪怕是做戏也好 , 曹操也得将这场戏演到底 。
【历史故事】为什么说曹操到死没有称帝,一种非常周密且明智的考虑?
文章图片
四、对于曹操本人而言 , 皇帝只是个虚名而已 。 只要手握实权 , 当不当皇帝其实无所谓 。
“施于有政 , 是亦为政” , 这句话与曹操的锲合度非常高 。 能走上政治前台 , 完成自己生平的政治抱负 , 曹操已无憾 。
五、曹操完成了一切政治理想时 , 已经过了花甲之年 。
显然 , 一个花甲老人即便称帝 , 也没法在龙椅上坐太长时间 。 曹操认为自己命不久矣 , 所以称帝就显得更没必要了 。
【历史故事】为什么说曹操到死没有称帝,一种非常周密且明智的考虑?
文章图片
实际上 , 曹操距离皇帝 , 只是个名称上的问题 。
皇帝的谕旨通通由曹操代为传达 , 官员的任命也均由曹操说了算 , 朝堂上的军国大政亦需曹操拍板 。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虽然有失严谨 , 但自然有其道理 。 曹操已经是半个皇帝 , 何必去追求一个让自己陷入险境的称号呢?
曹操《述志令》中提到:“身为宰相 , 人臣之贵已极 , 意望已过矣!”能担任宰相 , 曹操已经完成了人生目标 , 他已经非常满意了 。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 , 如果曹操称帝 , 将会给孙权、刘备口实 , 届时即便“吴蜀联盟”不成立 , 两方也会视曹操为公敌 , 联合讨伐 。 曹操是最务实的政治家 , 这种不利的局势是他不想看到的 。
【历史故事】为什么说曹操到死没有称帝,一种非常周密且明智的考虑?
文章图片
不过 , 曹操虽然没有登基称帝的打算 , 他却有让子孙称帝的想法 。 为何曹操会说出那句:“若天命在吾 , 吾为周文王矣!”就是因为他想让儿子像周武王一样 , 成为开国天子 。 不得不说 , 曹操下了一步妙招 , 他已为子孙称帝做好了铺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