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为民做主的孙嘉淦,为何被称为清朝奏折中的第一折?

在我国古代乾隆年间 , 民间流传着一句话:三年清知府 , 十万雪花银 。 讥讽当时官场贪污腐败成风的黑暗现象 , 也表明了老百姓在其中所受到的盘剥 。
乾隆年间的确是我国历朝历代贪污腐败行为的高峰 , 上至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 , 下至地方官员小吏 , 无人不贪 , 无人不腐 , 最后肥了官员 , 苦了百姓 。
但是在这个贪污腐败成风的时期却有这么一个官员 , 他一生清廉如水两袖清风 , 从不拿百姓的一分一毫 , 以至于最后告老还乡时 , 不得不用箱子装了十几箱石头来充场面 。
这位官员就是孙嘉淦 , 他带石头还乡的行为还引出了一件“黄金换石”的千古美谈 。
【爱历史】为民做主的孙嘉淦,为何被称为清朝奏折中的第一折?
文章图片
敢谏直臣
【爱历史】为民做主的孙嘉淦,为何被称为清朝奏折中的第一折?】孙嘉淦 , 字锡公 , 又字懿斋 , 号静轩 , 出生于山西的一个平民之家 , 虽然出生微寒 , 但是他和自己的两个兄弟都自小聪颖好读书 , 最后纷纷考上了进士 , 传出了“一门三进士”的美谈 。
虽然有了这样大的名声 , 但是孙嘉淦天生的刚直性格在官场上并不讨喜 , 同僚们讨厌这样一个遇事不知变通的呆木头 , 上司也讨厌这样说话直来直往的愤青 , 因此他在整个康熙一朝都十分的不得志 , 只陆续担任了一些小官 。
等到康熙去世后 , 九子夺嫡的最终胜利者雍正皇帝上位 , 孙嘉淦对这个当阿哥时就一心办实事的皇帝有着非常好的印象 , 因此继续了自己的直言赶谏之路 。
【爱历史】为民做主的孙嘉淦,为何被称为清朝奏折中的第一折?
文章图片
好在雍正皇帝对这个不会说什么好话、但是一心为国为民的官员印象不错 , 所以非但没有责怪他 , 反而还逐渐提拔他 。 但是圣人的忍耐限度也是有限的 , 更何况雍正皇帝还不是圣人 。
孙嘉淦升官不久后认为自己终于遇见了善于纳谏的明君 , 所以自己更要不畏君威 , 为国着想 , 向雍正提出了“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这三条建议 。 不得不说这三条建议每一条都精确地踩在了雍正绝不能触碰的雷点上 。
第一条指责雍正在九子夺嫡后将这些兄弟圈禁的圈禁 , 流放的流放 , 实在没有兄弟之情 , 第二条指责雍正皇帝穷兵黩武 , 纳捐掏空了朝廷的钱袋 , 第三条指责雍正皇帝在西北兴兵 , 拖垮了整个国家的经济 。
【爱历史】为民做主的孙嘉淦,为何被称为清朝奏折中的第一折?
文章图片
这三条任意一条都是直接插在雍正皇帝的气管上的 , 他气得暴跳如雷 , 当场就要将孙嘉淦拿下 , 满朝文武战战兢兢不敢求情 , 只有朱轼直言:“嘉淦诚狂 , 然臣服其胆” 。
雍正皇帝气完了之后也知道孙嘉淦是一片赤胆忠心 , 所以干脆就坡下驴:“朕亦服其胆” , 孙嘉淦这才保住了一条小命 。 在雍正皇帝这里吃了这么大的亏之后 , 孙嘉淦也没有改变自己的本性 。
在乾隆皇帝登位之后 , 他上奏了《三习一弊书》 , 劝乾隆皇帝勤政不休 , 亲贤臣而远小人 , 其中拳拳忠直之心 , 令人动容不已 , 这份奏折也被称为是清朝奏折中的第一折 。
【爱历史】为民做主的孙嘉淦,为何被称为清朝奏折中的第一折?
文章图片
为民做主
孙嘉淦虽然在君主面前十分头铁 , 但是在百姓面前 , 他却有一副柔软心肠 , 在他为官的数十年中 , 他始终心系百姓 , 为民做主 , 还提出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政策 。
在担任刑部尚书的时期 , 孙嘉淦表现出了胆大心细的特质 , 堪称是断案如神 。 当时的河北郑州有不少冤假错案 , 官员们都觉得棘手不敢处理 , 只有他勇于承担 , 亲自提审犯人 , 最终短短数月就将这些冤案处理干净 , 还了世人一个真相 。
孙嘉淦还是个治水的能臣 , 乾隆四年 , 孙嘉淦被任命为直隶河务总督 , 在经过实地考察后 , 孙嘉淦认为根据当地的水势 , 应该首先治理永定河 , 只有将这条河流安排好 , 其他河流才能有注水之地 , 不会导致漫流 。
【爱历史】为民做主的孙嘉淦,为何被称为清朝奏折中的第一折?
文章图片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治理之后 , 直隶当地的水患果然大有缓解 , 孙嘉淦还将这段时间的经验总结成治水十法 , 上奏给乾隆皇帝 , 乾隆皇帝对他的才干十分满意 , 称他是治世之能臣 。
不仅如此 , 孙嘉淦还深入民间 , 为民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 清朝时为了保证粮食的储备 , 禁止民间拿粮食私自酿酒 , 但是私酿之风还是屡禁不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