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皇帝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李隆基 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旦李隆基


唐朝的皇帝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李隆基 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旦李隆基

文章插图
皇帝
唐朝是一个伟大的王朝,自然也会涌现出伟大的帝王 。一个朝代都是这么个规律,前期明君辈出,后期昏君接续 。最后导致王朝的灭亡,唐朝也不例外 。但是在唐朝前期这么多的帝王中,那个历史排名比较靠前?我们分别罗列如下 。
个人认为,排名应该是这样:李世民>武则天≥唐玄宗>李渊>李治
这样排名的理由如下:
第一名:李世民
李世民是放在上千年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都是超一流的伟大帝王,和唐朝的其他君主相比,不在一个维度上,这是史学界基本公认的对李世民历史地位的总评价 。
所以不应和他们放在一起讨论 。
在这里只是简单论一下李世民的历史功绩就行了 。
贞观之治,唐朝虽然没有达到辉煌的顶点,但历史功绩不容抹杀 。因为隋末天下大乱,唐朝建立后,立国基础比较差,等李世民当政以后,还有和周围少数民族之间的征战,所以战争消耗比较大所致 。
但李世民凭着这种征战,获得“天可汗”称呼,俨然一个古代小联合国的秘书长 。
李世民还善于纳谏,终其一生都是向完美皇帝在努力 。这点尤其可贵 。
李世民是一个卓越的团队领袖 。他当政时期,没有听说什么真正的佞臣出现,虽然也有谋反事件发生,但他的团队中却没有奸臣生存的土壤,这一个说是李世民的幸运,更是李世民的功绩 。
李世民是马上打天下出生的君主,武功超强 。擅长剑术,尤其箭术更是超绝 。这一点是否可以认为他是以个人魅力而团结了一大帮的英雄豪杰呢?
唐朝的皇帝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李隆基 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旦李隆基

文章插图
李世民
第二名:武则天
说实在的,在武则天和唐玄宗之间要分个高低让人很纠结 。他俩几乎应该是平分秋色的,很难取舍,
但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武则天 。
武则天朝代所取得的功绩,怎么论都不如唐玄宗,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那不是她的原因,有个历史积累因素 。
试想一下,一个女人当政,在古代有一个专用贬义名词称呼——牝鸡司晨 。所以武则天要上位必然比别的皇帝要遭遇更严峻的挑战 。
所以当政初期,为了加强统治,采取了高压措施,任用酷吏,发明“铜匦",鼓励告密,弄得人人自危 。这成为她的一大诟病 。其实看看中国历史大家都知道,乱世用重典 。那都是当时不得已所采取的果断措施而已 。
如果武则天一直继续这种统治,那历史会给她定位为暴君 。但历史总评价不是这样,说明她后来改变了统治方式 。
的确,随着政局的稳定,武则天觉得酷吏统治该结束了 。所以,她的27个酷吏完成了历史使命后,也被她所抛弃 。没有好下场 。这么做都是政治家的老套路,不应过分苛责 。
一切都理顺后,武则天开始真正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
公元690年二月,武则天亲自在洛城殿考各地入京应举的人 。入京应举的人参加殿试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则天初革命,大搜遗逸四方之士,应制者向万人,则天御雄阳城南门,亲自临试 。”(《大唐新语》)公元702年正月,武则天第一次在科举考试中增设武举 。
由朝廷派遣存抚使到全国各地搜罗人才,送到京城,由皇帝亲自考试,这就是制举、策问 。成绩优异者,不拘资格,破格录用,任以要职 。
这种举措,它不光给平民百姓留下希望,也为后世留下宝贵的选才方式 。这种影响后世千年的举措,如今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
唐朝的皇帝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李隆基 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旦李隆基

文章插图
武则天
第三名:唐玄宗
唐玄宗活的太久了 。一个人寿命长也成为短处?的确如此 。我们假想一下,如果唐玄宗在“开元盛世”就得病而亡,没有了后来的“安史之乱”,那么唐玄宗的历史地位,一点都不会输于李世民 。甚至因为他带领唐朝子民走向了整个朝代的最高峰,因而极有可能超过李世民而成为真正没有争议的千古一帝 。但这只是一种假设 。
所以,我们对唐玄宗但历史贡献是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开始历数后期的失误造成帝国的衰落,来给他扣分 。
安史之乱,让辉煌大唐从最高峰一下迅速滑落谷底 。此后虽然有唐德宗的一点亮点,但已经是回光返照的夕阳了 。唐朝再也没有恢复往日的荣光 。这个历史罪责是非常严重的 。
并且,唐玄宗还有一个重用宦官,奠定了此后唐朝后期宦官当政的局面,这个固疾到唐朝灭亡都没有改变 。
顺便说一下,唐玄宗精通音律,是个很不错的音乐家 。他的这种爱好也影响到周围的人 。但是这种影响力没有成为他的团队积极向上的动力,反倒成了形成了负面影响力 。由此可以看出,帝王的一个特长有可能是积极因素,也有可能成为消极因素 。
唐朝的皇帝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李隆基 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旦李隆基

文章插图
李隆基
第四名李渊
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按一般传统的说法,没有开国的我,哪有后来的兴衰?这显然是不讲理的说法 。这不是从历史学角度来叙述东西,而是遗传学的强词夺理 。说到这里我好有一比 。
刘邦和刘太公之间,没有刘太公就没有刘邦 。但是刘邦成立汉朝以后就遇到难题 。就是谁给谁下跪?
一个是皇帝,臣民都要给他下跪 。刘太公是臣民,下跪不下跪?他又是刘邦的爹,儿子给老子下跪天经地义,遇到这种难题父子两个都很尴尬 。
在往下推演一下,刘邦如果是草民之子,那他当皇帝的合法权就存在质疑 。所以最后弄得刘邦没办法,只好编造自己是蛟龙和其母亲媾和后的产物,这么一来刘邦就成了龙子,龙子坐天下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最后连治史非常谨严的司马迁都替他们编故事:“高祖 。。。。。。母曰刘媪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 。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史记·高祖本纪》)
唐朝的皇帝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李隆基 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旦李隆基

文章插图
刘邦
李渊是隋朝的唐国公,和隋炀帝是亲戚 。晋阳起兵时犹豫不决,谁给了他第一推动力?是刘文静,李世民,裴寂把他硬推到战车上的 。
本来晋阳起兵,亲口答应事成之后立李世民为太子,结果却食言了,为人不够厚道 。他带兵打仗没有多少战功,天下都是李世民、李建成两大集团的人打下来的 。做皇帝后偏袒李建成,李世民九死一生,万般无奈制造了“玄武门事件” 。
此时被刀架到脖子上的唐高祖才恍然大悟的说李世民早就应该当皇帝了:“好!这也正是我平素的心愿啊 。”(上曰:“善!此吾之夙心也 。”《资治通鉴·唐纪·武德七年》) 。由此才算保了一条老命 。
李渊在这一点上连自己曾孙唐睿宗李旦都不如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后,将父亲李旦推上皇位,风光了两年后,自己觉得也玩差不多了,自己主动逊位于唐玄宗,安逸的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 。
所以最后总结,革命本身不坚决,不能统御群臣,为政措施一般般,在这里头排个第四位,最恰当不过了 。
唐朝的皇帝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李隆基 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旦李隆基

文章插图
李渊
第五名李治
最后一个就是李治了 。
李治朝为政措施很一般,没有可多谈的地方 。由于其被唐太宗立储,就是因为“仁孝”,所以性格偏软 。身体又不好,前期执政业绩平平 。后来多亏武则天辅佐,在“二圣临朝”阶段有一些业绩 。但为什么要算到他头上呢?因为他的皇帝,能采纳建议 。
李治朝的功业一个能拿得出手,一个没法启齿严明 。
能拿的出手的是拿下灭高句丽、西突厥等 。尤其是高句丽,这是隋炀帝连打三次,唐太宗御驾亲征一次都没有完成的事业,居然在唐高宗朝被拿下了 。打下这些地方以后,唐朝的版图达到整个唐朝的最大值 唐朝国土面积:1237万平方公里 。
唐朝的皇帝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李隆基 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旦李隆基

文章插图
大唐版图
还有一个没法启齿,但却是不争的事实 。那就是李治识才用才 。严格说起来柔软懦弱的李治,一辈子最大胆的行动是唐太宗患病期间他偷了唐太宗的女人,从而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大唐 。
试想一下,如果李治和武则天没有这么“一腿”,那么在李世民去世后,武则天只能终老于感业寺 。哪有机会和皇家再有一丝的瓜葛呢?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也只能存在于野史和传说中了 。
所以说,这个没法启齿,但还真是一功 。唐高宗后来不但重用武则天,还对她的执政能力和水平评价颇高,就连临终时的遗嘱中还这样交代:命令太子在他灵柩前即帝位,军国大事有不能决断的,兼请天后处置 。”(“是夜,召裴炎入,受遗诏辅政,上崩于贞观殿 。遗诏太子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 。”《资治通鉴》卷二百0八卷) 。
就这一份遗嘱,为武则天插手朝廷事物铺平了道路,并且还给予她最后的决定权 。武则天正是利用这一点,开始管理朝政,威权日盛,最后让朝廷上下对她形成了习惯性服从 。
当这种习惯性服从到了一定阶段以后,武则天登基称帝还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汉·司马迁
《大唐新语》唐·刘肃 著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新唐书》宋·欧阳修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唐朝的皇帝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李隆基 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旦李隆基】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