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一篇寓言打动皇帝,朱元璋三请刘伯温:没有偶然,皆是因果

刘伯温1359年回青田时 , 已经对元朝的腐败感到彻底失望 。 他回想起自己大半生的官海浮沉 , 见过无数的龌龊小人 , 那些人的寡廉嫌耻 , 荒唐可笑 , 奸诈凶险 , 贪婪可恶让刘伯温印象深刻 。 于是他打算把这些事情都记下来 , 而且采用的是寓言的方式 。
刘伯温写的这本书就是 , 影响中国寓言史发展的一部里程碑式作品--《郁离子》 。 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吃饱没事干的老虎看到一只麋鹿 , 拼命地追击 。
麋鹿一路奔跑 , 到了山崖边 , 看到老虎信心百倍地冲过来 , 麋鹿一个猛子扎下山崖 , 老虎眼里只有麋鹿 , 所以也跟着一个猛子扎了下去 , 结果麋鹿和老虎都摔死了 。
这个寓言想说明:统治者逼民太甚 , 老百姓就会革命 。 老百姓知道革命是死 , 不革命也是死 , 但是如果革命的话 , 或许运气好 , 还能生存下来 。
刘伯温虽然不能为朝廷效力 , 但是他还是希望用故事来唤醒朝廷的官员 , 不要把百姓逼到起义的道路上 , 百姓只是希望安居乐业而已 , 如果朝廷还是对百姓步步紧逼 , 到最后也只能是两败俱伤 。
02
正当刘伯温忙于写寓言故事的时候 , 有一个人在远方的应天城看向了他 , 这人就是朱元璋 。 朱元璋是贫苦农民出身 , 最终当上了起义大佬刘福通手下的一位元帅 , 在应天城自称吴国公 。 同时 , 他有了一个理想 , 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理想 , 就是要当皇帝 。
朱元璋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人才 , 他有宏伟的目标 , 却不知道如何去实现 , 他需要一个引领他实现愿望的人 。
【历史故事】一篇寓言打动皇帝,朱元璋三请刘伯温:没有偶然,皆是因果
文章图片
朱元璋求贤若渴 , 四处搜罗人才 , 当他的一个军师说起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500年后知500年 , 朱元璋动心了 , 于是有了朱元璋三请刘伯温的故事 。
朱元璋第一次请刘伯温时 , 派去的使者带了很多贵重物品 , 邀请刘伯温去应天城为朱元璋效力 。 此时的刘伯温虽然对元朝政府心灰意冷 , 但是没有想过和官府作对 , 加上他对朱元璋不是很了解 , 于是婉拒了 。
朱元璋不甘心 , 动用了刘伯温的老相识孙炎来请刘伯温出山 。 孙炎此时已是朱元璋的大将 , 也是处州的总司令 , 他用一种高高在上的语气给刘伯温写了邀请信 , 希望刘伯温能为朱元璋效力 。 刘伯温经过认真思考后 , 还是拒绝了邀请 , 第二次请刘伯温出山也失败了 。
但是孙炎也没有放弃 , 而是再次写信给刘伯温 , 给他分析了当前的局势 , 并且告诉刘伯温只有顺应天下大势才能在成就别人的同时 , 成就自己 。
刘伯温隐居家乡 , 也不是完全归隐 , 而是蓄势待发 , 当他看到孙炎的信后 , 知道这是大势所趋所以动心了 , 接受了邀请 。
刘伯温心思细腻 , 即使他想要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领域 , 也不会为突如其来的机会而仓促选择 , 他会经过慎重地考虑 , 仔细地分析是否合适 , 是否值得 。
【历史故事】一篇寓言打动皇帝,朱元璋三请刘伯温:没有偶然,皆是因果
文章图片
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理想 , 有时理想会很壮阔 , 可是社会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 在屡屡遇到困难和挫折后 , 很多人的理想之光就熄灭了 。 而那些心中还有理想和信念的人 , 一定会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 , 大放异彩 。
03
1360年已经50岁的刘伯温去到应天城 , 见到了33岁的朱元璋 。 刘伯温是一个极具洞察力的人 , 他能深入看到一个人的内心 。 他一眼看出朱元璋内心幽暗深邃 , 城府极深 , 即使焦躁不安 , 却表现得异常镇定和冷漠 。
俗话说:"五十而知天命" , 刘伯温见到朱元璋就知道做什么 , 可以帮助朱元璋实现心里的宏大愿望 。 于是 , 他写了著名的《时务十八策》献给了朱元璋 。
朱元璋看到《时务十八策》后心花怒放 。 他没有想到 , 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的天才人物 , 把建国的大纲都展现在了他面前 , 他立刻升刘伯温为军师 。 《时务十八策》成为朱元璋的征战、治国、纳贤的指导纲要 。
【历史故事】一篇寓言打动皇帝,朱元璋三请刘伯温:没有偶然,皆是因果
文章图片
刘伯温满腹才学却大器晚成 。 我国著名的画家齐白石先生也是从27岁学画 , 到57岁还在北京靠卖画为生 , 而且没有什么名气 。
直到他65岁应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林风眠的邀请 , 成为该校的教授以后 , 齐白石先生才名扬中外 , 成为中国著名的画家之一 。
大多数人内心深处都藏着理想和愿望 , 实现愿望的路往往是充满坎坷的 , 于是很多人放弃了 , 甘心随波逐流 , 在平凡普通的生活中自怨自艾 , 在抱怨中蹉跎年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