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雍正为何最为器重老十三?听听老十三怎么说的,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文/赵立波
雍正八年 , (1730)康熙十三子允祥操劳得病去世 , 年仅45岁的 。 雍正对这个“老十三”用非常沉痛笔调下发谕旨 , 肯定了在稳定雍正继位之初和理政后的突出贡献“辅政之初 , 阿其那包藏祸心 , 扰乱国是 , 隆科多作威作福 , 揽势招权 , 实赖怡亲王一人挺然独立于其中 , 镇静刚方之气 , 俾奸宄不得肆其志 。 ”《上谕内阁》
将其配享太庙后 , 谥号定为“贤” , 又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 , 让怡亲王成了有清一代臣子中唯一可以不避皇帝讳的一位 。 在雍正所有兄弟之间的亲密程度来看 , 这个“老十三”是与雍正关系最为亲密的 , 没有之一 。
【历史故事】雍正为何最为器重老十三?听听老十三怎么说的,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文章图片
康熙影视形象
胤祥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 , 康熙称赞他“生秉粹质 , 至性过人 。 ”长大后 , “祗服慈训 , 先意承志 , 靡不周悉 。 ”从十三岁开始 , 康熙每次出巡必带上胤祥 , “恩宠优渥” , 但在第一次的废太子后 , 胤祥受到牵连而被“圈禁” 。 他比雍正小八岁 , 虽然不是同母所生 , 但由于胤禛(雍正)奉命教授胤祥算学 , “日与讨论” , 每逢塞外扈从 , 兄弟二人必然“形影相依” 。 《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 , 雍正在其去世后 , 深情地回忆兄弟怡怡的感情:“贤弟克尽恭兄之道 , 朕兄深笃友弟之情 。 ”
【历史故事】雍正为何最为器重老十三?听听老十三怎么说的,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文章图片
雍正画像
雍正登基之初 , 需要全心处理康熙丧仪 , 于是叫胤祥管理户部三库 , 并主管户部事务 。 到了雍正三年的时候 , 对其继续放权 , 叫他主持新开展的直隶营田事务 , 作为新政的主要力推者 。 胤祥在这个阶段发挥了突出的理财能力 , 深得雍正赞扬 , 特意给他写了一首诗“经理度支需赞画 , 畴咨水土奏丰穰 。 ”《清世宗诗文集》
其实胤祥的最大功劳还是能够在雍正即位之初 , 政局动荡 , 雍正放眼诸多兄弟 , 除了这个“老十三”之外再无一人与之坚定站在一起 。 而怡亲王也获得了巨大的政治回报 , 此后他经常被用作传旨的亲王 , 可见雍正对其绝对信任 。
雍正非常防范朋党 , 遇到其他大臣稍微有点苗头立即进行打压 , 但独独却希望地方大员主动与怡亲王胤祥靠近 。 在给河道总督齐苏勒的奏折中雍正说:“知你与怡亲王鲜有来往 , 今令你同他接交 , 因这是朕的主意 , 不用害怕 , 保于尔有益无损也 。 ”为了解除他的担忧 , 雍正对他说:“王公廉忠诚 , 为当代诸王大臣中第一人 , 尔其知之 。 ”《朱批谕旨》
【历史故事】雍正为何最为器重老十三?听听老十三怎么说的,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文章图片
雍正朱批
为了全力推进地方摊丁入亩的政务 , 雍正希望地方大员与怡亲王加快沟通 , 急切地要求地方大员需要迅速向怡亲王靠拢“诸王大臣中秉公为国家爱惜人才者 , 惟怡亲王一人 , 卿倘有不便达朕琐屑之隐情 , 怡亲王尽能照拂 , 并可为卿周全 , 卿何乐而不为此不担干系之坦途耶!”《朱批谕旨李维鈞奏折》
不光如此雍正后来与最宠信的大臣李卫聊天 , 对他交底说 , 你之所以得到我的信任 , 完全是怡亲王“在朕前极力保荐 , 谓才品俱优 , 可当大任 。 ”所以才屡加擢用 , “使之位至总督” 。 《上谕内阁》对于官员的选拔 , 雍正异常重视 , 他经常说“治天下惟以用人为本 , 其余皆枝叶事耳” , 他多次对地方大臣推荐的官员进行多次考核 , 通过自己面试后方能任用 , 但对于怡亲王推荐的往往不许考核便予以使用 , 认为怡亲王会识人“为国荐贤之处甚多 。 ”甚至处于雍正严厉处罚的人也能在怡亲王的推荐下得以翻身 。 康熙第十七子允礼被雍正认定参与了当时的诸位阿哥的斗争 , 当时正被罚往守陵寝 。 允祥却大胆向雍正推荐说:“允礼居心端方 , 乃忠君亲上深明大义之人 。 ”雍正遂认同允祥意见 , 对允礼从惩罚转向重用 , 此后成了为数不多掌握权力的亲王 。 在使用年羹尧主持青海军事时 , 隆科多不希望年羹尧继续获得重用 , 而胤祥为了全力支持雍正在西北迅速平定战事 , 减少开支 , 向雍正建议说:“军旅之事 , 既已委任年羹尧 , 应听其得尽专阃之道 , 方能迅奏肤功 。 ”
【历史故事】雍正为何最为器重老十三?听听老十三怎么说的,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文章图片
隆科多影视形象
雍正持续给其加担子 , 允祥所负责的政务愈加吃重 , 从负责雍正近卫安全到内务府和皇子们的事情及大清最重要的陵寝管理都归其管理 。 在给雍正选择陵址时 , 胤祥更是“往来审视”费尽辛苦 , 他怕烦扰百姓 , “常至昏夜始进一餐 。 ”《上谕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