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群岛和灵动性

又是许久不更新 。
期末了 , 一起云带娃的朋友们 , 你们都还好吗?
不是不喜欢它们了 , 我写的品类都是很感兴趣的 , 但是 , 草 , 它终究是草 , 网友们把这个行为称为“种草”简直太传神了——它的根基很浅 , 特别对于妈妈们看了种草文再安利给孩子这个过程 , 产业链太长了 , 即使孩子产生了兴趣 , 如果仅仅被种了一种商品一个物件 , 只能说激发一点点原生兴趣 , 根本上讲 , 这类兴趣总归难以为继 。
就比如孩子迷了一段时间的手账 , 由于没有牛人或者说导师、领路人 , 进行系统带领 , 很多技能性的突破她寻不着途径 , 渐渐就把兴趣转移到做盲盒类工程中去了 。
不管是手工兴趣还是学术兴趣还是某种体育兴趣抑或艺术兴趣 , 只要是这类课题性的兴趣 , 都有一个共同点——一旦放下 , 不需要太久 , 也就一星期两星期 , 就很难再捡起来 。 除非有新的契机 , 但契机总是可遇不可求 。
所以我现在忙什么呢 , 忙着做小工作室 , 致力于在生活周遭去寻找各种手工类和职业类兴趣的带领人 , 致力于落地 , 让他们带着孩子的兴趣小引擎不熄火 。
这事儿长不长久不知道 , 做不做得好我也不知道 , 但是只关注当下此刻就好 , 尽管做就是了 。 并且 , 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孩子身上看到变化 , 看到她们自驱力的搭建、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 都有所萌发 , 这就足够欣慰了 。
这几个月的忙活过程 , 让我悟到一些之前只闭门造车时没有悟到的道理 , 跟大家随便聊聊 , 如果对你们带娃有所启发 , 我将更加欣喜 。
孩子需要情感链接 ,
去沟通 , 发现更深的根基
老师跟孩子不仅仅知识传递 , 家长跟孩子不仅仅是衣食照料 , 还需要情感链接 。 你们肯定想这不是废话吗?这道理谁还不懂用得着你提出?
但我相信还有很多懂道理却没有做到的生活样态 , 家长跟孩子不同轨的生活 , 在我视野所见不停闪现 , 自己也时不时有脱轨的感受 , 有扳错变轨的道岔的感受 。
毕竟 , 你想跟孩子链接 , 不一定就能链接上 , 像包包上的磁吸扣“啪嗒”一声刚刚好扣好的时刻 , 并不总是出现 。
绿洲、群岛和灵动性
文章图片
我想这时候 , 我们要做的不是在家里对孩子更加爱护有加 , 极力营造一种和风煦日的家庭 , 那是人造光 , 不是真实的光 。 而是要感受真实的家庭的样子 , 并且要把孩子带出去 , 去观察不同的人生 , 体验不同的人生 。
有时候 , 你带孩子去农村刻意“吃苦”体验 , 也许都不如ta朋友跟ta讲一段自己家的“悲惨”遭遇来的更加能激发孩子的同理心 , 可能那“悲惨”远不如“吃苦营”那么苦 , 但是孩子更能感同身受 , 把自己代入同学的体验中去 。 所以 , 多交朋友 , 多串门 , 多群聚 , 多让孩子看看别人家的生活 , 或许ta能看到幸福的富贵家庭、贫瘠的富贵家庭、富足的贫穷家庭和糟乱的困顿家庭等等生活样态 , 这些都会成为孩子人生的判断依据 。
跟老师也是一样的 。
以往几年加起来我新认识的人 , 都不如最近几个月见面的老师多 。 聊得多了 , 反思我闺女和一些老师的情感链接 , 发现有时候 , 特别是课外兴趣班的老师 , 不在于课堂讲的多么的神采飞扬 , 亦或是教出的样板小孩提升多么神速 , 而在于用心去看孩子脑中缺失的拼图在哪 。 哪怕这位老师找不到具体是什么样的拼图 , 也不知道怎么能教会孩子 , 只要告诉了孩子的缺失点在哪 , 就能起到点睛指路的作用 。
据我观察 , 能指路的老师 , 一般有两个特点:一是自己对自己所教的领域有极大兴趣 , 不满足于现有知识体系 , 一直在扩充的路上 , 知道领域内世界的新变化 。 二是谦卑 , 不仅对家长有谦卑心 , 对孩子依然能有一种谦卑心去沟通 , 换种好听的讲法就是尊重孩子 , 才能发现孩子或稚嫩或中二的见解中的真实洞见 。
哦对 , 谦卑并不是放低自己 , 对家长孩子低头哈腰啊 , 那种只是姿态上的谦卑内心不知道有多高傲呢 , 相信在人间混世了三十年四十年的读者们都能懂 , 跟老师聊天时 , 注意采访技巧哦 。
当感受到和孩子“啪嗒”一声搭上之后 , 根基就会深起来 。 ta愿意相信你的种草物品真有用 , ta愿意被你采访校园见闻 , ta愿意跟你讲自己不同的见解 , 你才有机会窥见ta脑中缺失的拼图 。
你可能又想问 , 老师去哪里找 。 如今大机构都被打得差不多了 , 多出去走走 , 在周边去挖掘兴趣班 , 会发现很多“潜龙在池” 。 由于即便很厉害的老师 , 也很少能技能全面 , 因此很少会开成又需要拓客能力又需要运营能力的大机构 , 所以有可能你想找的就在身边 , justkeeptr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