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奇怪,总有人像老师审视小学生作品似的紧紧盯住文章的错别字,好像一篇内容好有见地的作文,是完全应该没有错别字,至于作文的内容及其表达的方式,却偏偏不顾 。
我相信 。任何的作家都会被编辑者狠狠地改过文字 。没办法鸡蛋里挑骨头是职业习惯,不在你的文章里找出个别的错别字,是睡不着觉的 。而在他们头脑里所有东西都是规范的,有章可循的,错就是错,白就是白 。
他们很难明白,缤纷五彩的想象世界里,总有莫名其妙的东西,总有尝试冒险的感性冲动,即使在活生生的世界里,总有你的词语量里都说不准的事,总有不经意爆出的念头,因此,采用常用词句外的新写法,就自然而然诞生了 。
我手写我心,写的人多了自然就千姿百态 。
好还是不好,由读者决定 。
编辑具有这么完美的文字能力,若教他们写篇文章出来,那准又是另一回事 。
诚然,做编辑工作,纠正作者的错别字和病句,是对作者和读者负责 。
文章插图
创作与校对是两项极不相干的脑力活,双方都应互相理解 。校对文字的严肃性,与作者才思泉湧的天马行空想象,是分别使用两个不同的脑区,有的作者喜欢跳跃式的散文表达,有的是中规中矩的叙事方式,两者选用的词句自然就各有不同,若所有作品真的采用统一的文字标准,那反而是读者的恶运,千篇一律,哪里有新解感,哪里有吸引力?
因此,对不同的作品,要有个宽容度 。作品的好坏,读者会直接感觉到,厌恶的理由并非只是文章里有错别字,文章空洞乏味更令人倒胃口 。
当然,错字满篇谁都讨厌 。
但一篇不知所云的文章,或者千面一孔缺乏新意的文章,也让人嗤之以鼻 。
现在流行的网络文章,其用字用词的大胆新鲜,成了网络语言的一大特征 。
网上读者和作者即时的交流,反聩的信息大而且快,需要迅速做出的反应 。遇上思维贼快,手脚赶不上,又不善于码字的作家,出现差错实在难免 。作者出于他内心意思的固执和坚持,即使不太规范,但只要网上的读者能够明白其含义意思,双方交流就畅通,彼此无纠缠,旁观者何必再大费口舌?
文章上新的内容和立场见解,或者有新料爆出,才是网民的重点关注 。
其它的,能完美则完美,坚决个性的,就容忍一下,当然,难以咽下的,吐一下糟,也没什么大不了 。
我是基于张颐武网上一文有感而发 。
文章插图
【住手,吹毛求疵的洁癖,被束缚住的文学作品何来趣味?】本人最佩服李白,苏轼,辛弃疾,但也对李清照的文字功夫引颈仰望 。灿烂星空,光彩各异 。
"亦无风雨亦无晴″你说是病句吗?,阴晴总有其一啊?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阑珊是什么我听过N种解释,
"千里共婵娟″婵娟也有N个说法…
但词的意思,相信读者是能明白的,只听一种规范的解释反而降低了诗意和味道 。
近日,网上对张颐武一文有不同看法,张颐武已经对网文回复解释了,接不接受,读者自己拿主意吧 。
看不惯的,吐一下嘈也可以,彼此彼此 。
如果还有字句以外的用意,这里就不好说了 。
张颐武的这篇网文,我初步感觉和判断,张颐武可能采用了语音变换文字的软件,使用口语作文也是网络文章的一大特色 。
就张颐武的文章来看,一般读者大概也能明白他的意思了 。
信息爆棚的现今,文章的读速被迫加快了,几乎一目十行 。
而且张的文章并没有太大的新鲜信息量和新的见解,只是普通的泛泛而谈,随意地率性的一笔,自然也不值得发费大量的脑力来精心细琢 。
读者能明白张颐武的意思和用意就好 。至于文采如何?那是另一回事了 。
单就一篇率性的网文,就断定他的文采高低,也太简单了 。
若只说这篇文章没有什么文采,也可以说得过去,人家只是随便的一说而已 。
喜爱不喜受,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 上一条动态发布了一个冰种老蓝水的龙牌,对此,很多网友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 现在的国货机械键盘真的不输老牌
- 00年代,诺基亚如日中天的时候,也是手机市场百花齐发的时候,索尼爱立信、摩托罗拉
- 掌心有痣的男人痣相说法解读
- 下门牙有缝的女人面相解析
- 两眉之间有个浅色的痣解说
- 属相属狗的和属蛇的相配吗
- 女性极好命的痣是鼻梁痣吗
- 解析鼻梁有痣的女人好不好
- 面相极贵的男人标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