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一纸密诏就想除掉曹操,那封 “讨曹诏书”,到底存不存在

“衣带诏”事件 , 可谓是一桩历史“迷案” 。
史载 ,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 , 董承称接受献帝密诏 , 与种辑、吴硕、王服、刘备等人密谋诛杀曹操 , 事败 , 除刘备之外 , 其余皆被曹操处死 。 这件震动当时汉朝朝野的大事 , 是汉末三国历史走向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曹操借此一举铲除了汉廷中几乎所有的反对派 , 从而完成了对大汉话语权的掌控 , 成为名副其实的汉帝国“代言人”;而长期蛰伏于曹操羽翼之下的刘备则据徐州反曹 , 由此正式与曹氏集团决裂 , 并拉开了曹刘两家几十年“决斗史”的序幕 。
然而 , 对于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事件 , 各路史家在叙述时却产生了相当的分歧 。 而分歧的焦点 , 就在于汉献帝究竟有没有授予过董承等人讨曹的“衣带诏” 。 因此 , 关于“衣带诏”的真伪 , 一直都充满了争议 。 那么 , “衣带诏”事件的真实性究竟如何?那封所谓的“讨曹诏书” , 究竟存不存在呢?
【爱历史】一纸密诏就想除掉曹操,那封 “讨曹诏书”,到底存不存在
文章图片
上图_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 , 即汉献帝
史书用字的推敲
我们先来看正史在谈及这一事件时的描述:
“(建安)五年春正月 , 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受密诏诛曹操 。 ”(《后汉书?献帝纪》)
“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 , 当诛曹公 。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初 , 车骑将军董承称受帝衣带中密诏 , 与刘备谋诛曹操 。 ”(《资治通鉴》卷六十三)
可以看出 , 《后汉书》在记载此事时的用字十分肯定 , “受密诏”三字直接点明董承等人接到了汉献帝要求诛杀曹操的密诏 。 然而 , 在《三国志》和《资治通鉴》中 , 作者下笔却显得有些含混不清 。 前者一个“辞” , 后者一个“称” , 都表示董承只是自己声明得到过讨曹密诏 , 但其是否是由献帝授予则未作论断 。
【爱历史】一纸密诏就想除掉曹操,那封 “讨曹诏书”,到底存不存在
文章图片
上图_董承(?~200年) , 字号不详 , 冀州河间人(今河北省献县)人
我们知道 , 史学家在作史时 , 不可能真正做到完全客观、写实地还原史事 。 受其所处时代、舆论和政治形势的影响 , 即便是再秉笔直书的人 , 其作品也难免会被打上鲜明的“环境烙印” 。
《后汉书》成书于南朝宋时期 , 而南朝宋的统治者恰恰以汉室后裔自居 。 南朝宋时有一部著名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 , 其中就满是对曹氏集团及曹氏父子的各种明讥暗讽 , 著名的“七步成诗”便出自于此 。 在这种大的舆论氛围下 , 《后汉书》所持立场也就可想而知:曹操受封魏公、魏王 , 无论是程序还是事实进程上 , 都有来自献帝明确的廷议、策命和诏令 。
但范晔在《后汉书》中均记载为“(操)自立为魏公”“自进号为魏王” 。 很明显 , 范晔就是要用这样的表述 , 来抨击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做法 , 贬损曹魏政权的合法性 。 而在成书早于《后汉书》的《后汉纪》(东晋袁宏著)中 , 便表达了和范晔完全不同的意思:
“五年春正月壬午 , 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谋杀曹操 , 发觉 , 伏诛 。 初 , 承与刘备同谋 , 未发而备出 。 ”(《后汉纪》卷二十九)
【爱历史】一纸密诏就想除掉曹操,那封 “讨曹诏书”,到底存不存在
文章图片
上图_《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可见 , 就“衣带诏”这件事来说 , 笔者认为《后汉书》作为史料的参考价值不比上《三国志》 。 要知道 , 司马光的治史态度之严谨是世所公知的 , 其组织编纂《资治通鉴》的目的 , 就是要写出一部对治国平天下具有深度借鉴意义的“帝王之书” 。 因此后世学者普遍认为 , 从对真实性的追求这个角度来讲 , 《资治通鉴》在传统史书中已经做到了极致 。
而在选择“衣带诏”的相关史料时 , 司马光摒弃了《后汉书》之说 , 而取与《三国志》相似的措辞 , 其对“衣带诏”真实性的态度由此可知 。 《三国志》《资治通鉴》以含混不清的用字所表达的 , 其实就是认为所谓“衣带诏” , 是董承自己“炮制”的 , 与献帝无关 。
【爱历史】一纸密诏就想除掉曹操,那封 “讨曹诏书”,到底存不存在
文章图片
上图_《三国志》 , 二十四史之一 , 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
当事人的证据
当然 , 前文所述的通过对史料用字的推敲 , 并不足以作为有无“衣带诏”的决定性证据 。 那么 , 这一事件的当事人有没有留下什么蛛丝马迹 , 以使我们能够看清事件的本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