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国史

《北京中轴线文化游典碑刻——皇皇史册》 , 蔡辉著 , 北京出版社2021年10月版 。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及高宗上元二年(675)东征还 , 深悯忠义之士殁于戎事 , 卜斯地将建寺为之荐福 。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 , 追感二帝先志 , 起是道场 , 以‘悯忠’为额 。 ”这是《元一统志》(原名《大元大一统志》 , 元代官修全国性地理总志)对悯忠寺(即今之法源寺)的记载 。
《帝京景物略》《春明梦余录》《日下旧闻》等均认为法源寺建于贞观年间 , 但事实上 , 唐太宗只提了个动议 , 直到武则天时期才真正完成 。
法源寺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佛寺 , 距今已一千三百七十多年 。 它深度嵌入中国历史 , 见证了安史之乱、靖康之耻、宋遗臣谢枋得(《千家诗》编纂者)就义、袁崇焕受冤乃至戊戌变法等重大事件 。
法源寺内名碑林立 , 其中最著名的是《无垢净光宝塔颂》残片 。 严格来说 , 它是刻石 , 而非碑 , 但找遍北京城内 , 目前仅存此一块唐刻 , 且恰好保留在中轴线附近 。 只是它问世后 , 几次被修改、重刻 , 其背后隐藏着历史变迁的大关节 。
唐朝为什么要修悯忠寺?
【历史故事】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国史】旧北京城寺庙如林 , 据1929年调查统计 , 尚存一千零三十三座 , 以法源寺(即唐代的悯忠寺 , 为保持叙述统一 , 下文一律称为法源寺 , 但事实上 , 不同时期它的名字是不一样的)为最古 。 值得注意的是 , 甚至在唐代“武宗灭佛”时 , 法源寺也未受影响 。 所谓“武宗灭佛” , 指唐武宗李炎在位时(841—846) , 对寺庙经济过分扩张感到不满 , 特别是各寺庙大量铸造铜像 , 而铜在当时是铸造货币用的贵金属 。 唐代乏铜 , 每到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 便会出现货币供应不足的问题 , 引发“钱重物轻” 。 唐代纳税多用铜币 , 铜币价格上涨 , 等于增加了税负 , 百姓怨声载道 。 此外 , 李炎本人笃信道教 , 受“灭佛”政策影响 , 连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祆教(即琐罗亚斯德教)的寺庙也被拆毁 , 寺产被没收 , 信徒被强令还俗 。
令人意外的是 , 法源寺却躲过了此劫 。
【历史故事】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国史
文章图片
悯忠寺纪念标志前侧刻录王世仁2004年书写的《悯忠寺沿革记》(《北京中轴线文化游典碑刻——皇皇史册》内页插图)
这是因为 , 唐代中国的地理大格局是东西结构 , 关内与关外相隔 , 唐廷的注意力更多聚焦在西翼 , 东翼(即今华北一带)较少得到关注 。
经唐太宗、唐高宗两代人努力 , 东翼的最大威胁高句丽被彻底消灭 。 而当时华北富庶 , 大量粟特人来此经商 , 甚至在此定居 , 在宗教信仰的黏合下 , 形成聚落 。 安禄山、史思明均有粟特血统 , 安禄山的母亲是“胡巫” , 应是祆教司仪之类 。
考虑到这些因素 , 唐廷建法源寺 , 有依靠宗教力量稳定地方、敦化风俗之意 , 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 , 自然不受临时性政策影响 。 与此同时 , 地方势力想向唐廷献媚 , 也往往拿法源寺说事 。
史思明做了一件“百衲衣”
唐天宝十四年(755) , 安禄山在法源寺内的东南角建塔 。 两年后 , 史思明又在法源寺内的西南角建了一座塔 , 今存的《无垢净光宝塔颂》 , 就是出自这座塔 , 原本镶嵌在塔壁上 。 塔在辽代清宁三年(1057)大地震中倒塌 , 刻石如今安放在寺内悯忠台观音殿的观音像后 , 普通游客不可靠近 。
该刻石有三大奇:
首先 , 文字虽竖排 , 但从左至右 , 而非常见的从右至左 。 古人书写多用墨 , 这种写法不仅易污衣袖 , 且违背礼制 。 对此安排 , 后人颇感奇怪 。 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顾炎武认为 , 这可能是安禄山临时定的规矩 。
其次 , 刻碑时安史之乱已经爆发 , 安禄山不信任史思明 , 起事时未与他充分协商 , 也没给他安排具体任务 , 只是让他守幽州 。 安禄山初期屡战屡胜 , 但到757年时 , 他被儿子安庆绪暗杀 , 唐军趁机反击 , 战局一度逆转 。 史思明无奈 , 宣布向唐朝投降 , 他建塔竖碑 , 应该是为了向唐朝讨好 。 所以《春明梦余录》中称:“此碑盖建于初归附之时 , 而借以媚唐也 。 ”可碑上明明刻有“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的尊号 , 这是西逃的唐明皇给儿子李亨的尊号 , 此时《无垢净光宝塔颂》已经刻成 , 难道史思明能未卜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