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梅说科技|与赵云并称“双枪组合”,却盛传勇猛之名,三国最完美的儒将

太史慈 , 多给人“身长七尺七寸 , 美须髯”的山东大汉、神射手以及神亭岭酣战小霸王孙策等武勇而又莽撞的印象 。
例如:以一己一卒之力 , 就敢冲向孙策和他身边的13名大将 , 既给人勇猛 , 但又显莽撞的武夫形象 。
然而 , 大儒孔融则称太史慈为“吾之少友也” , 而孙策又称其为“青州名士”、“心有士谟”、“天下间的智士” 。
细梅说科技|与赵云并称“双枪组合”,却盛传勇猛之名,三国最完美的儒将
文章图片
曹操听说后 , 还以装有药材“当归”的信函进行招揽 。
可见 , 在孔融的心目中 , 已将其和自己划为同类的士人 。 孙策擒住太史慈 , 并敢于放其离去收拢败卒 , 其实就是信任他知文达理的“青州名士”名头 。
而当时的“名士”又多指学术、诗文、机智等方面的知名士人;“士谟”则指谋事、谋士之意 。 同时 , 曹操能用“当归”这种表达形式“挖墙脚”的对象绝对是智谋之士 。
所以说 , 在当时太史慈倍受世人称道的并非武勇 , 而是如同周瑜、陆逊等儒将一样的“智士”身份 。
那么 , 太史慈究竟有哪些倍受世人称道的智谋之举呢?
一、智呈奏章
《三国志·太史慈传》记载:
太史慈 , 字子义 , 东莱黄县人也 。 少好学 , 仕郡奏曹吏 。
陈寿说太史慈小的时候 , 很喜欢读书学习 , 而非舞刀弄枪 。 由于他敏而好学 , 声名颇显 , 被家乡的东莱郡府(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征辟为奏曹史 。
注:《续汉书·百官志》:公府各曹 , 中有奏曹 , 主奏议事 , 设掾史等官 , 是指旧时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官吏 。
21岁那年 , 恰逢郡守与青州刺史之间矛盾激化 , 难有结果 。
因此 , 两方尽皆派遣能吏出使洛阳呈递奏章 , 以便向朝廷陈说是非曲直 , 再由朝廷裁决出孰是孰非 。
正所谓:“先入为主” 。 谁先奏报 , 对谁将更有利 。
这时 , 州里的奏章已经启程 , 而郡太守还没有定出送报奏章的人选 。 对于那些官场“老油条”来说 , 自然不愿意参和到上级与上上级之间的纠葛之中 。
最终 , 这个重担便落到了年轻的太史慈身上 。
细梅说科技|与赵云并称“双枪组合”,却盛传勇猛之名,三国最完美的儒将
文章图片
随后 , 太史慈辞别老母 , 日夜兼程 , 赶往洛阳 , 直抵朝廷公车门下 。 (注:公车 , 是当时的各级朝廷官署 , 由公车司马主持 , 天下汇报情况、上书言事或朝廷有所征召 , 都由此官署管辖 。 )
当太史慈抵达时 , 却得到了一个最不想得到的消息 , 州里的使者已经到达 , 正准备呈递奏章 。 对于郡太守来说形势十分不利 , 但太史慈却一点也不惶乱 。 瞅准时机 , 与州吏攀谈起来 。
太史慈问:“君欲通章耶?”
州吏道:“然 。 ”
太史慈又问:“章安在?”
州吏道:“车上 。 ”
太史慈闻听此言 , 心头暗喜 , 假意关心道:“章题署得无误耶?何不取来视之 。 ”
州吏不知太史慈是东莱人 , 更不知他是郡守派来报送奏章的差官 , 于是便取来给他观看 。 岂料 , 太史慈迅速从衣袖中拿出早就藏好的利刃 , 挥刀将奏章砍裂 。
惊得州吏跳起来大叫:“为何坏我章?”
太史慈一把将州吏拉上马车 , 冷冷道:“我也是没有办法 , 但事已至此 , 你看怎么办吧?”
州吏已然反应过来 , 怒道:“你到好 , 完成了郡里的任务 , 反将我陷入死地 。 ”
见此 , 太史慈又道:“我的做法确实有点过激 , 被郡守知道了 , 同样也会治罪 。 看来 , 我们还是一同逃命去吧 。 ”
无奈之下 , 州吏只好同太史慈逃出了洛阳城 。 但是 , 出城不久 , 太史慈以看望世交为由离开后 , 又悄悄返回洛阳 , 把郡守的奏章呈递了上去 。
正所谓:“神仙打架 , 小鬼遭殃 。 ”虽然 , 郡守有幸免遭州府的弹劾 , 但州府却打算将一腔怒火撒在太史慈这个小史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