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迷】再谈出海:与端游时代相比,今日游戏出海有了怎样的变化?( 三 )


中国游戏厂商对于海外市场的认知 , 随着一个又一个爆款产品的出现而被不断颠覆 。
03
全球化竞争下的游戏出海怎么“玩”?
国内游戏存量市场竞争加剧 , 而海外市场空间广阔 。 随着扬名海外的爆款游戏单品不断涌现 , 2021年之后的中国游戏迎来了出海进阶状态-“全球化” 。 这对中国游戏厂商来说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前所未有的市场规模;另一方面 , 我们将要面临与世界最顶尖的游戏厂商在同一赛道展开竞争 。
这一背景之下 , 从产品研发立项 , 到游戏发行 , 再到长效运营阶段 , 持续重视对于海外玩家本地文化习惯与喜好的把握 , 或许能帮助中国游戏厂商在全球化的大航海时代 , “玩”的活力四射 。
要获世界玩家认可 , 一个《原神》还远远不够
在全球化市场中 , 伴随着各国对于疫情的逐渐适应和游戏产业的逐渐恢复 , 头部市场的激烈竞争将成为必然趋势 , 中国游戏厂商势必会感受到愈发明显的来自国际化竞争的压力 。
2020年《原神》的横空出世和全球范围火爆让米哈游一时风头无两 。 业内提及“中国游戏全球化”的话题时也必提《原神》 。 米哈游在海外获得的成功确实为国产游戏带来了许多信心与希望 , 但如果说这就代表中国游戏在全球市场已经“上位”成功也的确为时过早 。
一方面 , 对于米哈游来说 , 想要成为全球知名大厂屹立于世界游戏之林 , 单靠一款出海两年多的《原神》 , 尚且不足以与EA、暴雪等老牌厂商在多年、连续推出精品游戏给在全球玩家心中形成的品牌效应;另一方面 , 中国游戏厂商也要警惕因个体成功而产生对单一类型或单一产品过分依赖的心理 。
《原神》国际版
全球游戏市场风云变幻 , 技术的进步、文化的交融拉近了全球玩家的距离 , 也催生了更为多元化的玩家需求 。 中国游戏厂商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 , 不仅要对海外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及时洞察全球玩家偏好变化 , 更要从产品研发之初就做好立足全球的准备 , 以长久且稳定的产品品质积累忠实玩家 , 以更多游戏精品充分沉淀用户 , 以此迈向从单一爆款升级成全球IP的征程 。
一位接受过独联体采访的 , 国内一家研运一体的出海厂商业务负责人曾这样讲:要“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精品游戏产品” , 就要有意识与头部的 , 有用户、并且了解用户的合作方一起 , 以产品为核心对用户偏好进行探索 。 拿本公司举例 , 即是在产品立项之前 , 就会通过诸如Facebook、Instagram等海外平台进行市场调研 , 无论是完全依托于海外发行团队的探索型调研 , 还是已经确定产品大方向的后期调研 , 最后都是为了确保严格基于用户需求立项 。
全球化市场、本地化特色 , 海外发行亦需“因地制宜”
此前独联体在采访一位行业头部企业CEO时 , 对方曾表示:“所谓的爆款游戏 , 包括了爆款级别的研发与爆款级别的发行 。 ”在研发之外 , 产品的发行工作同样重要 。 由于海外市场包含多个区域 , 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玩家属性和偏好可能存在极大差异 , 海外发行时的“搏杀”策略与国内市场也会有所不同 。
《原神》发行之初 , 看准了来自主机游戏平台的专业玩家是更多普通玩家的“风向标” , 他们通过社交与视频平台分享的观点和意见会极大程度影响到普通玩家 。 因而上线测试时 , 米哈游虽然也在Youtube等海外视频平台投放首部宣传PV作为推广 , 但其发行策略的重点是宣布同时登陆任天堂的Switch与索尼的PlayStation两大主机游戏平台 , 以此获得更多来自日本、美国的专业玩家 。 (根据2020年的《Fami通游戏白皮书》和《2020年美国电子游戏产业报告》显示 , 日本、美国的主机玩家占比分别达到51%和73% , 而主机游戏在游戏圈里被公认为专业玩家聚集地 。 )
有出海游戏产品面向全球玩家 , 也有出海游戏面向局部区域市场 。 由于不同区域玩家对游戏偏好不同 , 发行过程中的宣发成本也存在极大差异 , 游戏海外发行时采取的策略就更要“因地制宜” 。 在港澳台可以通过买量来提升发行期效果的策略 , 到了欧美市场就未见得能够适合 。 一款出海游戏的发行究竟应该采取爆发式买量的方式 , 还是品效合一的组合打法;是侧重多样化的创意素材投放 , 还是以游戏实景视频铺量?这些策略选择的背后 , 还是要求游戏厂商在具备海外发行经验的同时 , 不断深入、动态地了解当地市场玩家付费习惯、触媒偏好等诸多本地化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