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不想去幼儿园,光共情孩子的情绪可不够,这样做孩子情商高( 三 )


——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
这种类型的教养方式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他们将学会信任自己的感觉、调整情绪、解决问题 。 他们有更强的自尊感 , 学习成绩很好 , 与他人相处融洽 。
孩子说不想去幼儿园,光共情孩子的情绪可不够,这样做孩子情商高
文章图片
所以当这类父母面对孩子不去幼儿园时 , 除了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 他会先共情孩子的情绪 , 让孩子知道“我”理解你为什么难过 。
这一点放任型的家长也能做到 。
但后面一点就很关键了 , 接着 , 他会提供指导 , 告诉孩子如何面对自己的消极情绪 。
我们可以还原一下这样的场景:
孩子说:我不想去幼儿园!
家长问:你不想去?为什么呢?
孩子:因为我想和你待在家里 。
家长:是这样啊 , 我明白你的感受 。 有好几次 , 我也想和你待在家里 , 一起玩 , 而不是赶着出门 。
但你知道吗?我不想迟到 。
孩子这时候开始哭了 , 嚷嚷说:这不公平 。 我就是不想去!
这时家长可以把孩子抱到自己腿上 , 说:我很抱歉 , 宝贝儿 , 但我们不能待在家里 。 我猜你一定感到很失望 , 是不是?
孩子说:是的 。
家长说:还有点伤心?
孩子:嗯 。
家长说:我也感到有点伤心 。
这时候家长可以一边抚摸孩子的头 , 让孩子哭了一会儿 。
再继续说:我知道我们该怎么办了 。
想想这周末 , 我们不需要去上班 , 不需要去幼儿园 。 我们就能一整天待在一起 。 周末你想干什么呢?
孩子:吃冰激淋 , 看动画片 。
家长:不错 , 那一定会很棒 。 还有别的吗?
……
孩子说不想去幼儿园,光共情孩子的情绪可不够,这样做孩子情商高
文章图片
你看 , 从头到尾 , 情绪管理型的家长并没有把孩子的注意力从情绪中转移出来 , 这一点跟忽视型的家长很不同 , 更不像压抑型的家长去责备孩子 。
相反 , 他花了几分钟时间照顾孩子的情绪 , 让孩子知道自己尊重他的感受 , 认为他的愿望是合情合理的 。
但更重要的是 , 这类家长懂得为孩子的行为划界限 。
她让孩子知道 , 她会因此迟到 , 违背对同事的承诺 。
孩子会有点失望 , 但是这完全是他能够应对的 。
这样孩子有机会认识自己的情绪 , 体会、学习去接受这种情绪 , 然后再让孩子知道 , 他是可以从难过的情绪中走出来的 , 明天会更精彩 。
这种回应方式 , 是在研究中被证明的最成功的亲子关系模式 。
结语:父母的任务是为孩子行为划定界限 , 而不是情绪
幼儿园时期 , 是孩子离开家独自去面对社会的第一步 , 也是他们认识情绪 , 学习调节情绪的关键期 , 类似的冲突场景还有很多 , 比如夏天想穿冬天的衣服 , 比如和朋友抢玩具失败受到挫折……
当孩子哭闹时 , 父母在接纳孩子的情绪之后 , 要对不当的行为划定界限 。
对幼儿来说 , 解决问题往往是从区分正确行为和不良行为开始的 。
孩子说不想去幼儿园,光共情孩子的情绪可不够,这样做孩子情商高
文章图片
如果孩子的行为方式伤害自己、伤害他人 , 那父母要对这种行为立刻叫停 , 让孩子重新选择更合适的行为表达情绪 。
并且告诉孩子 , 什么恰当 , 什么不恰当 , 有明确的标准 。
当孩子知道纪律 , 理解打破这些纪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 他们就更不会做出不好的行为 。 通过这些体验 , 孩子才能学会如何调整情绪 。
孩子说不想去幼儿园,光共情孩子的情绪可不够,这样做孩子情商高
文章图片
我们应该更多地利用孩子消极情绪爆发的时机 , 引导孩子去认识负面情绪 , 面对负面情绪 , 要让孩子明白 , 出问题的不是自己的情绪 , 而是行为 。
孩子的所有感觉都是可以接受的 , 但并不是所有行为都是可以容忍的 。
父母的任务是为孩子行为划定界限 , 而不是情绪 。
孩子说不想去幼儿园,光共情孩子的情绪可不够,这样做孩子情商高】如果父母告诉孩子 , 他有权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 , 但表达情绪的方式却是多样的 , 这样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完好无损 。 他还会明白 , 大人理解自己的情绪 , 还会帮助自己从烦人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