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集散中心|为撮合他与林徽因他写下这首小诗,泰戈尔访华时曾想做徐志摩月老( 二 )


所以 , 林徽因那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我和你以后能不能继续那段感情 , 就看老天的意思吧!老天让我们继续 , 我们就继续 , 老天不给缘分 , 我们就只能认命 。
但林徽因果真会认命吗?若她真认命 , 徐志摩或许也就不会那般疯狂了 , 没错 , 林徽因在信里说了她不认命 , 这个不认命就藏在那两个“也许”后面的省略号里 。
文人都知道 , 有时候看一个作者的脑子里真正想什么 , 不应该看他写了什么 , 而恰恰应该看他没写什么 。 而林徽因这个没写出来的“也许”后面的字句很明显就是:也许 , 我们会冲破所有不管不顾地结合!
历史集散中心|为撮合他与林徽因他写下这首小诗,泰戈尔访华时曾想做徐志摩月老
文章图片
作为顶级文人的徐志摩自然懂得省略号里的具体 , 也正因为懂得 , 他才在分手后反而燃起了对林徽因的巨大的希望 。
这个世界上最顶级的情爱高手往往是:给你希望却不让你得到 , 而这种带着希望的得不到往往最是容易让人欲罢不能且不自主上瘾 。
林徽因便是这样的顶级情爱高手 , 她丝毫不卖弄风情 , 却只轻轻一句“也许 , 也许……”就让徐志摩慢性中毒了 。
但这些 , 远不是这封分手信的最高明处 , 它的最高明处在于:它明明是一封女人抛弃男人而写下的分手信 , 且还颇有点不告而别的意思 , 但读完信的人却分明觉得:那个主动抛弃男人的女人 , 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
让林徽因成功做到这点的是她在分手信开头写下的那句话 , 她写到:“我要逃避 , 逃得远远的 , 逃回我的故乡 , 让那里浓荫如盖的棕榈、幽深的古宅来庇护我 , 庇护我这颗不安宁的心 。 我不能等您回来后再做这个决定 。 那样 , 也许这个决定永远也无法做出了 。 ”
这句话等于是在说:“因为在感情里的痛苦太甚了 , 也因为害怕伤害 , 我才迫不得已地落荒而逃了” 。 世间 , 有谁能对一个因情爱落荒而逃的女子生出怨恨而非爱怜呢!
说完这句后 , 林徽因笔锋一转写到:“就这样 , 我们就离开了这留着我的眼泪多于微笑的雾都 。 ”不难想象 , 读到这句时 , 徐志摩的心该有多痛 。 实际上 , 读到此处 , 徐志摩心里已经完全忘了自己是被抛弃的那方了 , 他心里满满的全是对林徽因的心疼和愧疚 。
分手信的每一个字句里 , 都似饱蘸少女纯情却又满是矜持 , 林徽因用这封信做到了传说中的:“既在你面前卸下了所有的伪装 , 又戴上了世上最美的面具” 。
在徐志摩这儿 , 林徽因是他的爱而不得 , 这种“不得”在她这封信里被体现到了极点 。 拿到信后的徐志摩像疯了一样地无法自控 , 所以 , 即便此时他的妻子正怀着身孕他也果断铁着心肠抛弃了她 。
历史集散中心|为撮合他与林徽因他写下这首小诗,泰戈尔访华时曾想做徐志摩月老
文章图片
被徐志摩抛弃后 , 身在异国他乡的张幼仪只得写信向远在德国的二哥张君劢寻求帮助 。 张幼仪知道 , 在这种时候 , 也只有最初帮助她来英国的哥哥能帮她 。
张幼仪前往德国投奔二哥后不久便生下了幼子徐德生 , 听闻儿子降生的消息后 , 徐志摩欣喜若狂 , 因为这对他而言便意味着:他们终于可以签署离婚协议了 。 只要签署了离婚协议 , 他便可以循着林徽因的脚步追到国内了 。
于是 , 1922年 , 刚刚产后不久的张幼仪便拿到了徐志摩递来的离婚协议书 。 含泪签字后 , 徐志摩和他请来的证人朋友握手庆祝 , 那一刻 , 欣喜的徐志摩脑子里甚至隐约浮现了微笑着向她招手的林徽因 。
可让徐志摩未曾想到的是 , 就在他登报离婚的当口 , 林徽因便已经与梁思成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 , 此时的他们尚处于热恋期 。
火急火燎赶到国内的徐志摩在残酷的事实面前怔住了 , 那一刻 , 他才意识到:她并不似信里写的那般深情 。 可即便意识到了这一切 , 徐志摩也依旧不肯接受事实 。
“我现在是单身 , 拥有追求任何女子的权利!”徐志摩这样给自己加油打气 。 可在林徽因这儿 , 他早已是他的过去式 , 她写下那封紫信 , 不过是她离开时对他投去的“留恋的一瞥”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