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 二 )


行行重行行 , 与君生别离 , 相去万余里 , 各在天一涯 。 道路阻且长 , 会面安可知?……思君令人老 , 岁月忽已晚 , 弃捐勿复道 , 努力加餐饭 。
古墓犁为田 , 松柏摧为薪 , 白杨多悲风 , 萧萧愁杀人 , 思还故里闾 , 欲归道无因 。
征夫怀远路 , 起视夜何其 。 参辰皆已没 , 去去从此辞 。 行役在战场 , 相见未有期 。 握手一长叹 , 泪为生别滋 。 努力爱春华 , 莫忘欢乐时 。 生当复来归 , 死当长相思 。 ……
【爱历史】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
文章图片

王宠《古诗十九首》卷(局部)
纸本草书 , 明 , 29.3cm×380.1cm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 , 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 , 从建安直到晋宋 , 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 , 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 , 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 曹氏父子有“对酒当歌 , 人生几何 , 譬如朝露 , 去日苦多”(曹操);“人亦有言 , 忧令人老 , 嗟我白发 , 生一何早”(曹丕);“人生处一世 , 去若朝露晞 , ……自顾非金石 , 咄唶令心悲”(曹植) 。 阮籍有“人生若尘露 , 天道邈悠悠 , ……孔圣临长川 , 惜逝忽若浮” 。 陆机有“天道信崇替 , 人生安得长 , 慷慨惟平生 , 俯仰独悲伤” 。 刘琨有“功业未及建 , 夕阳忽西流 , 时哉不我与 , 去乎若云浮” 。 王羲之有“死生亦大矣 , 岂不痛哉…… 。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齐彭殇为妄作 , 后之视今 , 亦犹今之视昔 , 悲夫”!陶潜有“悲晨曦之易夕 , 感人生之长勤 。 同一尽于百年 , 何欢寡而愁殷” 。 ……他们唱出的都是这同一哀伤 , 同一感叹 , 同一种思绪 , 同一种音调 。 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 , 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
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 。 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 , 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 , 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 。 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奴隶制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 , 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 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 , 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
也就是说 , 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 , 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 , 它们并不可信或并无价值 。 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 , 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 。 既然如此 , 那为什么不抓紧生活 , 尽情享受呢?为什么不珍重自己珍重生命呢?所以 , “昼短苦夜长 , 何不秉烛游”;“不如饮美酒 , 被服纨与素”;“何不策高足 , 先据要路津”;说得干脆、坦率、直接和不加掩饰 。 表面看来似乎是无耻地在贪图享乐、腐败、堕落 , 其实 , 恰恰相反 , 它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 。
【爱历史】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
文章图片

阎立本(传)《竹林五君图》
绢本设色 , 唐 , 137.2cm×74.3cm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 , 魏晋诗篇中这一永恒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而千古传诵 , 也是与这种思绪感情中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不可分的 。
从黄巾起义前后起 , 整个社会日渐动荡 , 接着便是战祸不已 , 疾疫流行 , 死亡枕藉 , 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 。 “徐(幹)陈(琳)应(瑒)刘(桢) , 一时俱逝”(曹丕:《与吴质书》) , 荣华富贵 , 顷刻丧落 , 曹植曹丕也都只活了四十岁…… 。 既然如此 , 而上述既定的传统、事物、功业、学问、信仰又并不怎么可信可靠 , 大都是从外面强加给人们的 , 那末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突出出来了 , 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 , 使之更为丰富满足 , 便突出出来了 。 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 , 即在怀疑和否定旧的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 , 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
这是一种新的态度和观点 。 正因为如此 , 才使那些公开宣扬“人生行乐”的诗篇 , 内容也仍不同于后世腐败之作 。 而流传下来的大部分优秀诗篇 , 却正是在这种人生感叹中抒发着蕴藏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 , 它们随着不同的具体时期而各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 在“对酒当歌 , 人生几何”底下的 , 是“烈士暮年 , 壮心不已”的老骥长嘶 , 建安风骨的人生哀伤是与其建功立业“慷慨多气”结合交融在一起的 。 在“死生亦大矣 , 岂不痛哉”后面的 , 是“群籁虽参差 , 适我无非新” , 企图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找寻人生的慰藉和哲理的安息 。 其间如正始名士的不拘礼法 , 太康、永嘉的“抚枕不能寐 , 振衣独长想”(陆机)、“何意百炼刚 , 化为绕指柔”(刘琨)的政治悲愤 , 都有一定的具体积极内容 。 正由于有这种内容 , 便使所谓“人的觉醒”没有流于颓废消沉;正由于有人的觉醒 , 才使这种内容具备美学深度 。 《十九首》、建安风骨、正始之音直到陶渊明的自挽歌 , 对人生、生死的悲伤并不使人心衰气丧 , 相反 , 获得的恰好是一种具有一定深度的积极感情 , 原因就在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