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 四 )


这当然反映在哲学—美学领域内 。 不是外在的纷繁现象 , 而是内在的虚无本体 , 不是自然观(元气论) , 而是本体论 , 成了哲学的首要课题 。 只有具备潜在的无限可能性 , 才可发为丰富多样的现实性 。 所以 , “以无为本” , “崇本息末” , “本在无为 , 母在无名 , 弃本舍母而适其子 , 功虽大焉 , 必有不济” 。 (王弼:《老子》三十八章注)“夫物之所以生 , 功之所以成 , 必生乎无形 , 由乎无名 , 无形无名者 , 万物之宗也 。 ”(王弼:《老子指略》)外在的任何功业事物都是有限和能穷尽的 , 只是内在的精神本体 , 才是原始、根本、无限和不可穷尽 , 有了后者(母)才可能有前者 。 而这也就是“圣人”:“圣人茂于人者 , 神明也;同于人者 , 五情也 。 神明茂 , 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 , 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 。 ”(何劭:《王弼传》引王语)
这不正是上面讲的那种魏晋风度的哲理思辨化吗?无为而无不为 , 茂于神明而同有哀乐 , 不是外在的有限的表面的功业、活动 , 而是具有无限可能潜在性的精神、格调、风貌 , 成了这一时期哲学中的无的主题和艺术中的美的典范 。 于是 , 两汉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动的行为)让位于魏晋的五彩缤纷的人格(静的玄想) 。 抒情诗、人物画在这时开始成熟 , 取代那冗长、铺陈和拙笨的汉赋和汉画像石 。 正如在哲学中 , 玄学替代经学 , 本体论(内在实体的追求)取代了自然观(外在世界的探索)一样 。
【爱历史】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
文章图片

杨子华《北齐校书图》(局部)
绢本设色 , 北齐 , 29.3cm×122.7cm
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这也很清楚 , “以形写神”和“气韵生动” , 作为美学理论和艺术原则之所以会在这一时期被提出 , 是毫不偶然了 。 所谓“气韵生动”就是要求绘画生动地表现出人的内在精神气质、格调风度 , 而不在外在环境、事件、形状、姿态的如何铺张描述(两汉艺术恰恰是这样) 。 谢赫《古画品录》评为第一品第一人的陆探微便正是“穷理尽性 , 事绝言象”的 。 “以形写神”当然也是这个意思 。 顾恺之说 , “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 , 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 即是说 , “传神”要靠人的眼睛 , 而并不靠人的形体或在干什么;眼睛才是灵魂的窗子 , 至于外在活动只是从属的和次要的 。 这种追求人的“气韵”和“风神”的美学趣味和标准 , 不正与前述《世说新语》中人物品评完全一致么?不正与魏晋玄学对思辨智慧的要求完全一致么?它们共同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魏晋风度 。
与造型艺术的“气韵生动”、“以形写神”相当 , 语言艺术中的“言不尽意”具有同样意义 。 这个哲学中的唯心论命题 , 在文学的审美规律的把握上 , 却具有正确和深刻的内涵 。 所谓“言不尽意” , 就是说必须表达出不是概念性的言词所能穷尽传达的东西 。 它本来是讲哲学玄理的 。 所谓“尽意莫若象 , 尽象莫若言”;“言者所以明象 , 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 , 得意而忘象”(王弼:《周易略例》) 。 言词和形象都是可穷尽的传达工具 , 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工具去把握领悟那不可穷尽的无限本体、玄理、深意 , 这也就是上述的“穷理尽性 , 事绝言象” 。
【爱历史】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
文章图片

《顾恺之女史箴图卷(宋摹本)》(局部)
纸本墨笔 , 宋 , 27.9cm×600.5cm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爱历史】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可见 , 正如“以形写神”、“气韵生动”一样 , 这里的美学含义仍在于 , 要求通过有限的可穷尽的外在的言语形象 , 传达出、表现出某种无限的、不可穷尽的、常人不可得不能至的“圣人”的内在神情 , 亦即通过同于常人的五情哀乐去表达出那超乎常人的神明茂如 。 反过来 , 也可说是 , 要求树立一种表现为静(性、本体)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的人格理想 , 其中蕴涵着动的(情、现象、功能)多样现实性 。 后来这种理想就以佛像雕塑作为最合适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了 。 “言不尽意”“气韵生动”“以形写神”是当时确立而影响久远的中国艺术—美学原则 。 它们的出现离不开人的觉醒的这个主题 , 是这个“人的主题”的具体审美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