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历史V|杨家将怎么不出来救国了?,靖康之耻爆发时


疯狂历史V|杨家将怎么不出来救国了?,靖康之耻爆发时
文章图片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靖康二年(1127)三月二十九日 , 荼毒汴京城近四个月的六万金兵 , 开始陆续北返 , 一并带走的 , 有包括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在内的近万王公贵族官员 , 以及用来“抵债”的数千汴京美貌女子 , 还有包括“工匠百戏”各行业的二十多万汴京百姓 。 繁华的汴京城被屠戮成废墟 , 大宋北方国土呻吟在金人铁蹄下 。 以“靖康之耻”的名字 , 这场惊天灾难 , 刺痛多少后人 。
但是 , 从明代中后期起 , 随着《杨家将》等野史小说的火热流传 , 好些看得血脉喷张的“历史票友”们 , 也不禁生出疑问 , 汴京城都惨到这样了 , 这传说中“世代忠良”且“战无不胜”的“杨家将”哪去了?怎么没见出来救国呢?
确实 , 倘若抛开野史里的种种神奇传说 , 只看真实的北宋军事史 , “杨家将怎么没来”这事儿 , 也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
疯狂历史V|杨家将怎么不出来救国了?,靖康之耻爆发时
文章图片
在真实的北宋战争史上 , “杨家将”主要指的是宋太祖至宋神宗年间 , 杨业、杨延昭、杨文广三代名将 。 而在北宋熙宁七年(1074) , 七十五岁高龄的杨文广(杨延昭)病故于定州 。 这位战功卓著的老将军临终之前 , 还在抱病为大宋设计战图 , 盼着有一天能为光复燕云冲锋陷阵 。 但在此之后 , 虽然杨家的后人依然定居在山西太原等地 , 但基本淡出了北宋军界 。
而到了靖康之耻前后 , 各路参战的北宋军将里 , 与“杨家将”关系最密切的 , 当属折家 。 “杨老令公”杨业的妻子折氏 , 即野史里的“佘太君” , 正是折家名将折德扆的女儿 。 而在“杨老令公”身后的一百多年北宋历史上 , 作为“实在亲戚”的折家世代镇守大宋麟府路 , 世代为大宋洒热血守边疆 , 在与辽国西夏的战事里杀出了一代代名将 。
在“靖康之耻”前后 , 勇赴国难的“折家将”们 , 更成了这场国难的悲壮见证:驻守山西代县的折可与拼死抵抗金兵 , 兵败被俘后不屈被杀 。 “右武大夫”折可求则参加了救援太原和援救汴京的战斗 , 北宋亡国后降金 , 还差点被金朝扶持为傀儡皇帝 。 与折可求一起抗敌的折彦质 , 则成了南宋早期的抗金名将 。 不但助南宋撑过了最艰难的年代 , 更在秦桧们的构陷下屡次遭贬 , 尝尽了世态炎凉……
疯狂历史V|杨家将怎么不出来救国了?,靖康之耻爆发时
文章图片
【疯狂历史V|杨家将怎么不出来救国了?,靖康之耻爆发时】与“折家将”类似的 , 还有长期在西北血战的“种家将” 。 种师道种师中等北宋战将 , 也都先后倒在了抗金战场上 。 而和他们比起来 , 北宋其他的“名将之后”们 , 表现却十分不堪 。
和“杨家将”“折家将”们不同 , 北宋禁军的各级要职 , 基本都由北宋“开国勋贵”们的后人把持 。 比如宋初“四大名将”之一的曹彬 , 其子孙们除了出了一堆驸马外 , 还长期把持禁军要职 。 甚至就是在靖康之耻前夜 , 其后人还担任着禁军大将的职务 。 另外杨信、王审琦、王全斌、石守信等“宋初名将”后代 , 也基本是“子孙仍有继续为将者” 。
难道是这些武将们“家风强大”?其实主要因为宋朝独特的“恩荫”制度 , 只要生得好 , 名将家族的孩子甚至旁支亲属 , 基本是生下来就有官当 。 不会打仗更没关系 , 北宋有“磨勘”制度 , 武职五年一升迁 , 混日子就能“到点升官发财” 。 这样的“好事” , “杨家将”这种“非勋贵”的名将家族捞不上 , 基本都是“勋贵”们专享 。
如此一代传一代 , 除了“折家军”“种家军”这种地处边陲要地 , 一代代从战火里拼杀出来的武将家族外 , 北宋禁军的各级要职 , 都是各色“名门之后”们“躺着当官” , 真正能打仗的人才 , 要么被边缘化 , 要么遇事就背锅 。 比如宋神宗“元丰伐夏”战役上 , 屡建奇功的名将刘昌祚 , 却被“名门之后”高遵裕花样排挤恶治 , 不但白白葬送了大好战局 , 事后还倒霉背锅 , 成了这场大败的替罪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