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家孩子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了起来给他,他会再扔掉?(常见问题答疑系列)

婴儿不断地将手中的东西扔出的行为 , 是他的思维发育在感知运动阶段常见的一种表现 。 是其对事物的认知 , 在寻求“因果”关系中他所喜欢的动作结果 , 并且能从中得到快乐的目的所在 。
为什么我家孩子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了起来给他,他会再扔掉?(常见问题答疑系列)
文章图片
到了一定月龄 , 会出现宝宝反复的扔捡手中的东西现象 。 这是宝宝的正常认知和寻找“因果”关系的正常表现
为什么我家孩子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了起来给他,他会再扔掉?(常见问题答疑系列)】孩子不断地将手中的东西扔到地上 , 当家长捡起来递到他手中时 , 他又会再次将东西扔出的现象 。 多发生在婴儿8个月左右的时期 , 是宝宝开始出现思维和认知觉发育的一种表现 。
孩子认识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 , 是通过他探索外界的行动所获得的 。 婴幼儿的思维发育具有直觉行动性 , 与其对事物的感知和自身的行动是分不开的 。 (0~2岁)是婴儿的感知运动阶段 , 其思维和认知的发育是依靠他的感觉及认知的行动 , 去适应外界所形成的一种运动模式 。
在最初婴儿分不清“我、”你”、“他”的不同之处 , 也就是不知道“主体”与“客体”的区别 , 只对自己看得见的东西才认定它是存在的 , 而对看不见的东西则认为它是不存在的 。
为什么我家孩子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了起来给他,他会再扔掉?(常见问题答疑系列)
文章图片
低月龄期的宝宝 , 对外界的认知能力不足 , 会认为“眼见为实” , 而看不到的就不存在的
当婴儿对眼前消失的东西 , 却依然记得有它的存在的时候 , 就是在头脑中建立了“客体永久性” , 这是认知活动发展的基础 。 标志着婴儿已经能够把“主体”和“客体”分开了 , 能分清自己与他人存在上的不同 。
婴儿因果关系的形成
当小家伙反复做着一个动作时 , 偶然发现了“动作”与“动作结果”之间的联系 , 便对“动作的结果”产生了兴趣 。 为了追求“动作的结果” , 就会不断地做出相应的动作来 。 例如 , 每当婴儿挥手 , 就能让手中的摇铃发出“叮当”的响声时 , 他会为了听到这个有趣的声音 , 而反复地做挥动小手的动作的 。 经过如此反复地“尝试” , 形成了条件反射并在此基础上 , 头脑中有了因果关系的概念 。 这时期的婴儿 , 在认知上能够分清主体和客体的区别 , 知道因果关系的形成 。
为什么我家孩子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了起来给他,他会再扔掉?(常见问题答疑系列)
文章图片
通过反复的重复动作 , 会提高宝宝对外界的认知力 , 逐渐理解“因果关系”
婴儿思维和认知发育 , 在不同感知运动阶段的表现 , 供参考:
在1~4个月时 , 是习惯动作期 。 婴儿不断地通过吸吮、抓握等一些原始反射的动作练习 , 开始协调来自不同感官的动作 , 并能将个别的动作整合起来 , 形成一种新的动作模式 。 如会把头转向声源 , 试图抓握眼前的物体 , 吸吮拿到手的物体等 。 如果看到有物体从成人的手中掉落时 , 还会期待性地再继续看一会成人空了的手 。
为什么我家孩子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了起来给他,他会再扔掉?(常见问题答疑系列)
文章图片
低月龄的宝宝还有原始反射存在 , 所以很多动作行为都是无意识的
婴儿在4~8个月时 , 是有目的的动作逐步形成期 。 婴儿开始对动作的结果产生了兴趣 , 于是为了得到这个结果 , 会不断地协调手眼重复动作 , 形成一种“循环反应” 。 此阶段末期 , 婴儿的“手段”与“目的”开始分化 。 出现了为达到某一目的 , 而做出相应的动作行为 。 例如 , 婴儿能够伸出自己的小手 , 拿起身边的东西来玩耍 。 还会用小手的拇指侧拿起积木玩耍 , 特别喜欢将手中的东西 , 反复地抛到地上再让人捡起给他 。 在这种举动中 , 婴儿通过自己反复地抛出手中东西的行为 , 体验到了让妈妈陪他玩耍的快乐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