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但他可是昏而不庸的

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 , 但他可是昏而不庸 , 只是由于好大喜功 , 贪图享乐 , 荒于政事 , 信用奸佞小人 , 致国事日非 , 天怒人怨 , 最终不可收拾 。 宋廷在收复燕京以后 , 也曾沿着燕山关隘努力经营边防 , 但此事也同徽宗朝的其他军政重事的措施一样 , 在庸臣悍将的胡作妄为之下 , 成为蠹国殃民之举 , 不但无补于事 , 且带来更严重的恶果 。
宋朝在初接收燕京时 , 因知燕山府王安中未及赴任 , 所以委同知燕山府詹度暂时主持之 。 詹度入燕京之初 , 招集逃散于山林之中的居民 , 派大将杨可世、姚平仲等率陕西、河北兵和常胜军尾随撤离燕京的金兵进至燕山关隘 , 分兵成守松亭关、古北口、居庸关 。 由此使宋之北边防线从河北的界河一带向北推进至燕山山脉 。
【爱历史】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但他可是昏而不庸的】当初宋太宗因辽人占据燕京后 , 自燕京至黄河之间的河北平原坦平如砥 , 无险可守极利于骑兵驰骋冲突 , 故于东起自渤海 , 西至广信军、安肃军(均在今河北徐水县一带) , 开掘河道连接旧有的湖泊池塘成一线 , 统称为界河 , 使河水深不可以涉渡 , 浅不可以行舟 , 作为阻隔辽朝骑兵南下的屏障 。 但在澶渊之盟以后数十间 , 南北无战事 , 宋边防官员便不再疏浚河道 , 使淤泥日厚 , 神宗朝以后 , 有些地方官更将河道中的积水泻去 , 使之成为稻田 , 以取地利 , 到政和、宣和年间 , 界河水源枯竭 , 堤防弛坏 , 其阻遏骑兵驰骋的功用基本丧失 。
这也是宋廷竭力北复燕云的原因之一 。 宋廷既收复燕京 , 即撤除界河一带边防 , 将原屯驻于界河的车队、车备悉数北调 , 而致河北地区大部分州县成为不设防之城 。 故当金兵叛盟直趋开封时 , 这些城镇自顾不暇 , 根本无法起到阻挡敌军南下的作用 。 宋廷以废去界河防线为代价 , 来构建一道新的防线 , 达到阻止女真势力进入中原的目的 , 但这一企图却因朝廷的劣政接二连三出现而成为泡影 。
【爱历史】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但他可是昏而不庸的
文章图片
赵佶
首先 , 宋徽宗欲倚郭药师为边卫 , 故宠遇、偏袒常胜军 , 使常胜军驻燕京的陕西、河北军之间关系恶化 。 最初 , 内地所遣戍守燕京的士兵亦有数万人 , 但衣服粮饷 , 朝廷均是先颁发给常胜军 , 剩余的给他们 , 使其饥寒失所 , 士兵或饿死 , 或逃亡 , 至宣和末 , 仅剩下九千人 。
但常胜军在这几年中竟发展到五万人 , 受郭药师节制的食粮乡兵(有国家供应口粮的民兵)竟有三十万人之众 , 连常胜军土兵的家属也要由朝廷供应口粮 。 如何筹集这数十万人的口粮 , 成为宋廷的一大难题 。 为此河北各州府将市场上的牛马收买殆尽 , 数量多达四万余 , 但仍不能满足需要 。
宋廷无奈 , 只得将京师所储粮食用船自黄河出海北上 , 再自渤海入海河转运至燕京 。 随着其他部队士卒大量逃亡减员 , 常胜军成为宋朝构建燕京新防线的主要依靠 , 郭药师也就由常胜军的首领 , 进而专掌兵柄 , 成为宋在燕各军的统帅 , 从而埋下了败亡的隐患 。
其次 , 对于郭药师统管在燕诸军可能造成的危害 , 燕山路副都总管、龙神卫都指挥使何灌曾向朝廷提出 , 建议分郭药师之兵权 , 让其依旧执掌常胜军 , 而不给节制其他部队之权 , 达到未雨绸缪的目的 。 但宋廷为了显示其对郭药师不疑 , 不但不听忠告 , 反而将何灌从燕山前线调回开封 , 负责禁军步兵的管理 。
于是郭药师更加骄横放肆 , 轻视知燕山府王安中等文官 , 不受其约束 , 称霸一方 。 再次 , 宋人入燕之初 , 为了安抚常胜军 , 便将那些逃离燕京城的居民的土地、房屋作为无主之产尽数赐给常胜军士兵 , 等到那些百姓归来 , 都无房屋以居 , 无田产以活 , 从而流离失所 。 此后 , 常胜军日益横肆 , 鱼肉百姓 , 无法安居乐业的燕京百姓对此极为愤怒 。
【爱历史】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但他可是昏而不庸的
文章图片
金国灭辽宋示意图
同知燕山府詹度眼见无力加以制止 , 只能上奏朝廷 , 要求朝廷下令郭药师处置扰民者 , 但宋徽宗未加采纳 , 反将詹度与知河间府蔡靖互换职守 , 以迁就郭药师 , 于是燕京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 燕民对宋廷统治极为失望 。
其四 , 谭稹代童贯宣抚燕云 , 到燕京之后看到常胜军太过骄横 , 不听约束 , 担忧他们叛乱生事 , 欲有所抗衡 , 遂上奏朝廷 , “乞于河东别创军 , 募云、朔等州人 , 以五万人为额 , 屯于州县要害处 , 号义胜军 , 令李嗣本、耿守忠为帅 , 以分常胜军形势 , 使其有时畏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