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流放宁古塔为何成了大清最惭愧处理文人的最恶毒的方式?

黑龙江为何成了清朝最大的流放地?
“流人” , 就是被流放之人 , 这并非陌生词汇 。 从屈原流放湖南 , 苏轼流放海南 , 文人便以柔弱的身躯走在了彷徨的路上 。 宽大的袍袖遮住手无缚鸡之力的手 , 当峨冠博带被驱赶和折磨时 , 这些文人的眼泪落在了厚厚的山河之上 。 然而屈原和苏轼是幸运的 , 因为他们还不知道 , 如果在清代则将会被流放到极寒之地的黑龙江 , 痛苦则不仅仅是精神上的了 。 清代流放黑龙江最具代表的诗人吴兆骞 , 江苏吴县人 , 曾被称为“江左三凤凰”之一 , 因“丁酉科场案”(又称南闱科场案)被人诬陷 , 流放宁古塔 。 他于顺治十六年(1659年)闰三月初三出京 , 行期4个月 , 当时吴兆骞才27岁 , 待其亲友筹钱将其赎回时 , 他已经50岁 , 在宁古塔流放23年 。
【历史故事】流放宁古塔为何成了大清最惭愧处理文人的最恶毒的方式?
文章图片
清代流放宁古塔
在清代流放区域中 , 黑龙江地区的流人数量最多 , 据统计被流放者达10余万人【1】 , 地点主要是在今天的牡丹江宁安附近和齐齐哈尔附近 。
康熙二十一年“发宁古塔与穷披甲之人为奴” , 成了被流放者的身份 。 到了雍正三年(1725) , 开始划定充军的具体地点 。 乾隆三十七年(1772) , 正式颁布《五军道里表》 , 自此清代充军之地有表可依 。 五军共分五等 , “凡五等 , 曰附近 , 发二千里;曰边卫 , 发二千五百里;曰边远 , 发三千里;曰烟瘴 , 曰极边烟瘴 , 发四千里 。 ”其中以发配黑龙江为最远最残酷 。 宁古塔地区地处“极北”之地 , “其地重冰积雪 , 非复世界” , “弥望无庐舍 , 常行数日 , 不见一人 。 ”[2]黑龙江当时可谓 , “千里荒野 , 人烟稀少 , 野兽成群 , 虎狼出没 。 ”考虑到“发往黑龙江、三姓地方之人 , 俱因凶恶发遣 , 人亦日多 , 若发在一起 , 必致生事行凶 。 ”【3】所谓发遣 , 即是将大批罪犯发配至东北、地区 , 充当苦差或给当地驻防兵丁为奴 。 这种“发遣为奴”的形式成了整个清朝比处死犯人好一点的刑罚 。
【历史故事】流放宁古塔为何成了大清最惭愧处理文人的最恶毒的方式?
文章图片
清代文字狱档案
黑龙江的宁古塔到底有多可怕?
宁古塔 , 满语“六个”的意思 , 这里当时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 , 流放者去了 , 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 , 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 。 这里有多冷呢?作为黑龙江长大的我 , 对此深有体会 , 白天最冷时期可达到零下38度 , 夜晚甚至可达到零下40多度 。 如果没有保暖设备 , 单靠避风的茅草屋是非常难熬的一件事 , 何况在那个物质简陋的流放者的生存年代里 , 被冻僵、冻死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
【历史故事】流放宁古塔为何成了大清最惭愧处理文人的最恶毒的方式?
文章图片
宁古塔老照片
“春初至三月终 , 日夜大风 , 如雷鸣电激 , 尘埃蔽天 , 咫尺皆迷 。 ”四季皆若冬 , “八月雪 , 其常也” , 这些都是写实的 。 【4】“《绝域纪略》的书中描写了流放在那里的江南女子汲水的镜头:舂余即汲 , 霜雪井溜如山 , 赤脚单衣悲号于肩担者 , 不可纪 , 皆中华富贵家裔也 。 ”在这些可怜的汲水的女子里 , 肯定有着不少崔莺莺、林黛玉这样的人物 , 昨日的娇贵矜持根本不敢再回想 。 连那点哀怨悱恻的恋爱悲剧 , 也全都成了奢侈 。 ”【5】
那些曾经生活在江南的文人 , 本是没有独立生活的人 , 一下子到了这极寒地带 , 顿时变得凄惨无比 。 “文人来到此地 , 往往白天赤脚踏冰 , 夜晚单衣无眠 。 ”【6】流放文人 , 多是来自江南世家 。 初到东北的他们无论是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是艰苦的生活条件 , 都有着极大的不适应 。 首先东北边塞的严寒 , 与这些流人原有生活环境的气候形成了巨大反差 。 流放文人的聚集地宁古塔地区 , 更是“牛车仍杂沓 , 人屋半荒芜 。 ”来描述东北地区的萧条景象 。 文人出身的吴兆骞初到宁古塔 , 饮水只能凿冰取之 , 常常以水煮稗子果腹充饥 。 【7】
【历史故事】流放宁古塔为何成了大清最惭愧处理文人的最恶毒的方式?
文章图片
严寒地带
流放文人在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的同时 , 遭受着极端气候的折磨 。 宁古塔“雪深丈余 , 其寒令人不能受”【8】 , 其族人常常“栖身于大路之旁 , 寒威透体”卜魁戍所的生活条件比宁古塔更加恶劣 , 常常“躬自灸炕 , 坐荆棘风雪中” , 本是江东望族的方氏家族 , 却也只能“扫马通薪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