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47年孟良崮,敌机投物资到华野阵地上,粟裕打开一看:张灵甫完了

1947年5月13日 , 华野向孟良崮发起了第一轮攻势 , 由于74师的拼死抵抗 , 敌我双方在战斗开始 , 就进入了白热化状态 。 在犹如万马踏奔的炮声中 , 孟良崮的山头被削下去好几尺 , 一时间 , 大地在颤抖 , 灵魂在战栗 , 敌我双方无数个生命顷刻间化为了粉齑 , 其状惨烈空前 , 就连一旁坐镇指挥的陈毅 , 也无不惊恐道:“今后永远不让儿子当兵!”
华野初攻孟良崮受挫 , 而汤恩伯兵团不断逼近 , 倘若华野不能迅速拿下74师 , 届时将遭受腹背受敌的绝境 。
【历史故事】47年孟良崮,敌机投物资到华野阵地上,粟裕打开一看:张灵甫完了
文章图片
摆在粟裕面前的 , 只有两条路 , 要么走 , 要么留 。
走 , 意味着他打了一场十足的大败仗 , 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白白流了不说 , 还会影响我军的士气和声誉 , 实在是得不偿失 , 粟裕并不甘心 。
留 , 则需要抱着视死如归的态度 , 拼尽老底 , 以更大的牺牲用极短的时间才能换取胜利 , 否则 , 74师的援兵一到 , 华野就变成了汤恩伯兵团砧板上的肉 。
究竟该如何选择 , 粟裕陷入了两难之际 , 要知道 , 他向来行事谨慎 , 所谓的“神仙仗” , 无不是在每次做到心中有数后 , 才有的大手笔 。
面对惨烈的战况 , 粟裕慎之又慎 , 血战孟良崮也就成了他军旅生涯中最为难熬的一幕 。
就在此时 , 前来为74师补给的敌机却帮了粟裕的大忙 。 敌机是来过了 , 但大部分物资落在了华野的阵地上 , 粟裕亲自打开了其中的一箱 , 结果发现里面的物资 , 有一样占了很大的比重 。
看出敌人物资的猫腻后 , 一连串的剖析在粟裕的脑海里快速划过:只要再来一轮强攻 , 张灵甫就完了 , 74师必然会被歼灭 。
【历史故事】47年孟良崮,敌机投物资到华野阵地上,粟裕打开一看:张灵甫完了
文章图片
很快 , 在粟裕的指挥下 , 华野上下一通猛攻 ,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猛烈冲击 , 全歼了74师 。
那么 , 粟裕在敌人空投的物资中发现了什么 , 进而令他产生了再次猛攻的念头?张灵甫又因何一定要留下来 , 同粟裕过过招呢?
一切还要从“鲁中决战”说起 。
大兵压境
1947年3月 , 蒋介石不惜抽调24个整编师60个旅 , 合计45万余人的兵力前往山东 , 伺机寻找机会 , 同我军决战 , 并派顾祝同担任这支大军的总指挥 。
顾祝同显然是个老码头 , 他根据山东的战况 , 将麾下整合成了汤恩伯兵团、王敬久兵团和欧震兵团 , 还将国军的“三大王牌主力”:张灵甫整编74师、胡琏整编11师和邱清泉第5军 , 分别编入了三大兵团当中 。
而当时 , 华野共计12个纵队、总兵力27.5万人 , 在兵力上仅为国军的一半 , 另外 , 国军的武器装备先进 , 尤其是三大王牌 , 部队清一色美械武器 , 性能优异 。 不仅如此 , 担任国军前线的指挥官 , 也多数是科班出身 , 军事素养过硬 , 部分国军部队还接受过美式训练 。
所以 , 从外部整体实力上来看 , 华野哪方面都难以和国军相提并论 。 但是 , 尽管国军的装备优良 , 可他们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 这一点还是张灵甫搭上自己的性命 , 才总结出来的:
以国军表现于战场者 , 勇者任其自进 , 怯者听其裹足 , 牺牲者牺牲而已 , 机巧者自以为得志 。 赏难尽明 , 罚每欠当 , 彼此多存观望 , 难得合作 , 各自为谋 , 同床异梦 。
【历史故事】47年孟良崮,敌机投物资到华野阵地上,粟裕打开一看:张灵甫完了
文章图片
虽然不够全面 , 但足以说明问题了 , 过度的内耗 , 再强大的队伍也招架不住 。
张灵甫清楚 , 蒋介石明白 , 顾祝同、汤恩伯等人也不傻 , 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 可是 , 国军内部的问题由来已久 , 蒋介石也只能是干瞪眼 , 气不过的时候 , 痛斥几句了事 。
顾祝同根据这一“顽疾” , 先是制定了“密集靠拢 , 稳扎稳打 , 逐步推进 , 避免突出”的战略部署 , 同时严令麾下各部全部抱团前进 , 以防被华野趁虚而入 。
尽管华野在整体实力上 , 相对来说稍占下风 , 但素来步调一致、人心齐整 , 是国军所不能比的 。
初次交锋 , 王敬久兵团麾下的72师 , 就被华野拖垮了 , 不过 , 对于顾祝同来说 , 华野打掉72师 , 并无大碍 , 主力精锐犹在 , 继续向华野步步袭来 。
原本 , 在顾祝同的统一指挥下 , 华野是找不到撕开三大主力的口子的 , 可蒋介石看到华野“不断后退” , 错误地认为华野不堪一击 , 要求顾祝同速战速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