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对唐朝“为臣之道”中蕴含的文官官德思想内容的探究

武则天从唐高祖的才人到“大周”王朝的皇帝 , 她作为一名政治家 , 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 , 十分重视对官员的管理 , 所以她认为应该有一部针对文武百官的戒规来规范其言行即官德 , 由此著作《臣轨》一书 , 讲述的则是为臣之道 , 也就是作为臣子或是官员应具备的道德准则即官德 , 其目的是整饬官吏队伍 。 武周时期以后仍发挥作用 , 并没有在兵燹中“断种” , 《臣轨》的出现标志着唐代文官官德思想内容的丰富化 。
《臣轨》分为上下两卷 , 上卷包括同体即君臣一体、至忠、守道、公正、匡谏五章 , 下卷则有诚信、慎密、廉洁、良将、利人五章 。 旨在“发挥言行 , 熔范身心 , 为事上之轨模 , 为臣下之准绳” , 此书的目的是“令贡举人为业” , 指定其为贡举之士必学材料之一 , 唐代君主认为为官者 , 尤其是作为辅政君主的文官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 , 概括为至忠、守道、公正、诚信、慎密以及廉洁等等 , 即唐代文官应具备的官德内容 , 视为臣下的准则 。
【历史故事】对唐朝“为臣之道”中蕴含的文官官德思想内容的探究
文章图片
一、同体和至忠
同体是指臣下与君主要同心同德 , 臣子要做君主在治国治民过程中的耳目 , 要爱国爱君爱人民 , 尽职尽责 。 遵循与君主形成的“君臣同体”关系 , 这是臣子首要具备的官德内容 。 “夫人臣之于君也 , 犹四肢之载元首 , 耳目之为心使也” , 唐代君主将君臣的关系比作为一个人 , 皇帝充当人的大脑 , 而臣子扮演耳目四肢的角色 。
大脑能够支配其耳目及四肢 , 而臣子作为官员也能够让君主的政令得以实施 。 君臣同体则意味着臣子要与君主荣辱与共 , 君主也只有在臣子的辅佐下管理国家 , 才会发挥效果 , 二者缺一不可 。
《臣轨》中所阐述的君臣同体关系与李世民所撰《帝范》中君臣关系的认识大致相同 , 认为治理好国家首先要做到君臣同心同德 。 君臣同体是臣子要遵循的首要官德内容 , 同时历史证明 , 良好的君臣关系对国家的兴盛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以唐太宗、武则天以及唐玄宗为首的唐代君主 , 在阐明君主之间“同体”的关系基础上 , 系统的阐述了为臣须具备的道德素养 , 至忠是其中之一 。 “夫事君者以忠正为基 , 忠正者以慈惠为本 。 故为臣不能慈惠于百姓而曰忠正于其君者 , 斯非至忠也 。 所以大臣必怀养人之德 , 而有恤下之心” 。
唐代君主认为作为臣子必须具有忠诚的本质 , 以忠诚正直为基础 , 而忠诚正直则以仁慈恩惠为根本 。 为臣如果只对君主忠直而不能做到体恤百姓 , 也不能称之为是真正的忠诚 。 因此为臣不仅要怀有养育百姓的美德 , 更要具有体恤下情的意识 。
【历史故事】对唐朝“为臣之道”中蕴含的文官官德思想内容的探究
文章图片
《群书治要》卷九中记录“君子之事亲孝 , 故忠可移君;欲求忠臣 , 出于孝子之门 , 故可移于君” , 意为如果想寻求忠臣 , 则应去孝子之家寻找 , 孝子便可将亲孝转变为对于君主的忠诚 。 “苟非纯孝者 , 则不能立大忠 。
夫纯孝者 , 则能以大义修身 , 知立行之本” , 如果做不到孝亲 , 则不可能做到忠君 , 也只有孝亲者才会用仁义去修养自身 , 并知道德行才是立身之本 , 将忠孝作为为臣者个人品德修养之一 。
古代社会常常将“忠君”与“爱国”联系在一起 , 唐代更是把忠贞君主和忠直国家作为为官者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 至忠不只是君主对下臣提出的基本要求 , 更是为臣者进行自我约束的一项准则 。
唐代君主将文官的忠诚和民众的生活状况结合在一起 , 不难看出早在唐代治国理政的思想中就蕴含着民本的思想 。 对于唐代的为官者而言 , “文死谏 , 武死战”的至忠追求 , 敦促他们忠诚于自己的职责 , 忠诚于百姓 , 这样的为官者才是百姓们真正需要的父母官 。
二、守道和公正
守道则是要求为官者应遵守道义 。 《文子》曰:“夫道者 , 无为无形 , 内以修身 , 外以理人 。 故君臣有道即忠惠;父子有道即慈孝 , 士庶有道即相亲” 。 道是无为无形的 , 对内可以修身养性 , 对外可以治理天下 。
君主守道则仁惠 , 为臣守道则忠诚 , 父亲守道则慈爱 , 儿子守道则孝顺 , 一般士庶之士守道也会相互亲近 。
【历史故事】对唐朝“为臣之道”中蕴含的文官官德思想内容的探究
文章图片
唐代君主认为“守道”不仅仅是君主治国的重要原则 , 更是为臣者辅政爱民的重要条件 , 道被视为是为臣者应该遵循的为官准则 。 君主有道则仁惠 , 为臣守道则忠诚 , 说明“守道”对为君者以及为臣者的重要性 , 唐代君主不仅用“守道”来进行自我约束 , 更用“守道”来要求臣子要明于道义 , 遵循道义 , 以忠事君 , 以孝事父 , 做人做事要更加平和安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