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怦然心动》才明白,原生家庭藏着一个人的宿命

读完《怦然心动》才明白,原生家庭藏着一个人的宿命
文章图片
美国作家文德琳被书迷们称为“当代美国最懂孩子的作家” 。
她的小说《怦然心动》不仅屡获大奖 , 还受到了好莱坞导演莱纳的青睐 。
莱纳曾评价:“在书中男孩和女孩的‘战争’之下 , 藏着对成长的深思 。 ”
书中讲述了男孩布莱斯和女孩朱莉的成长故事 , 他们在截然不同的家庭培育下 , 成长为迥然不同的人 , 在碰撞中产生了浪漫的火花 。
靠《怦然心动》走红后 , 文德琳收到了全球成千上万书迷的来信 。
大家都期待故事的后续 , 然而文德琳却坚持不再创作续篇 。
在她看来 , 朱莉和布莱斯的命运走向 , 早就在他们的原生家庭里藏好了伏笔 。
而读过《怦然心动》 , 我们也就会发现:原生家庭的一切 , 都将影响人一生的走向 。
孩子的身上 , 永远有父母的影子
小男孩布莱斯六岁时 , 和家人一起搬到了新街区 。
他的父亲罗斯基先生向来瞧不起别人 , 这次也一样 , 刚搬到新家就对邻居有了诸多不满 。
邻居前来热情帮忙 , 却遭了罗斯基先生的白眼 。
邻居不如自家有钱 , 罗斯基先生就在背后说三道四 , 嘲笑人家是空想家 , 甚至诋毁他们是地痞流氓 。
邻居把做好的蛋糕送来一份 , 罗斯基先生表面照单全收 , 背地里却咬定人家不怀好意、别有所图 。
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 , 布莱斯的性格也变得糟糕 。
读完《怦然心动》才明白,原生家庭藏着一个人的宿命
文章图片
他瞧不起同学、不喜欢老师、看不惯邻居 , 不止一次在背后说这些人的坏话 , 但接受他们的帮助时却心安理得 。
当别人向布莱斯求助时 , 他却会立刻找个借口 , 然后远远躲开 。
直到有一天 , 布莱斯听到别人把自己称为父亲的翻版 。
他才意识到:尽管自己不喜欢父亲 , 但在他的教育下 , 无可避免地成为了同样的人 , 并且走上了同样的人生轨迹 。
但住在他们对门的贝克一家 , 却截然相反 。
贝克夫妇虽然不富裕 , 但他们总是尽最大努力帮助别人 , 在社区里人缘很好 。
他们还鼓励自己的女儿朱莉做个热情友好的人 , 因此养成了朱莉阳光善良的性格 。
读完《怦然心动》才明白,原生家庭藏着一个人的宿命
文章图片
朱莉助人为乐 , 也换来了同样愿意帮助她、支持她的邻居和校友 。
公益片《有样学样》中有这样一句话:“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 ”
父母吝啬小气 , 孩子也不会慷慨大方;
家长阳光开朗 , 子女才会积极向上 。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 他的优点与缺点 , 皆源自父母的投映 。
唯有父母身正 , 才不会让孩子长斜 。
原生家庭给的伤 , 将会影响孩子一生
和所有孩子一样 , 布莱斯在生活中总会遇到麻烦 。
他也试过向父母求助 , 可却得不到任何回应 , 结果总是自己把事情越搞越糟 。
有一次 , 朱莉给罗斯基家送来了自家鸡蛋 , 但罗斯基夫妇却怕不卫生 , 于是要布莱斯去退掉 。
可他正在和朱莉闹不愉快 , 自然不想去 , 于是希望父母出面 。
但他们却说:“你是个男子汉 , 你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 这又不会要了你的命 。 ”
左右为难下 , 布莱斯选择偷偷把鸡蛋扔掉 。
可被朱莉发现后 , 他们的友情彻底破裂 , 布莱斯也陷入了无限的后悔 。
读完《怦然心动》才明白,原生家庭藏着一个人的宿命
文章图片
因为他的求助从未得到父母的理会 , 所以他选择把事情憋在心里 , 用自己不成熟的方式去解决 , 宁肯一路走到黑 , 也不愿在父母的忽略中再受伤 。
更让布莱斯受伤的 , 是父亲的贬低和暴力 。
在家里 , 父亲唯我独尊 , 若是孩子违抗他的权威 , 他便会气急动手 。
只要孩子做事不能让他满意 , 他就会毫不留情地破口大骂 。
父亲的疾言厉色在布莱斯心底留下的创伤 , 让他养成了胆小怕事、缺乏自信的性格 。
他不敢表达自己 , 总是迎合甚至讨好别人 。
当父亲得知贝克家有个智障亲戚 , 便讥讽他们家基因有问题 , 全家都是蠢蛋 。
布莱斯完全不同意 , 却不敢反驳 。
当同学也这样在背后嘲笑朱莉时 , 布莱斯气愤地攥起了拳头 , 但最后选择了附和 。
他没想到 , 他们的谈话被朱莉听到了 , 并且深深伤害了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