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刘伯温出上联,400年无人能对,后被纪晓岚门生对出绝对!

文/加贝刘伯温出一上联 , 400年无人能对 , 后被纪晓岚一门生对出千古绝对纪晓岚其人 ,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 号称清朝第一才子 , 是清朝乾隆年间的政治家、文学家 , 曾任流传百年的四库全书的纂修管 。 纪晓岚博览群书 , 才华横溢 , 深受乾隆帝的重用 。 桃李遍天下 。 刘权之就是他最得意的弟子之一 。 刘权之 , 湖南长沙人 , 乾隆二十五年间考中进士 , 被授予翰林院编修 。 能被称得上是纪晓岚最得意的门生 , 自然也是才华横溢 , 深得老师真传 。 【爱历史】刘伯温出上联,400年无人能对,后被纪晓岚门生对出绝对!
文章图片
刘权之为官清廉、深受人民爱戴 , 也受乾隆皇帝重用 , 曾任大理寺卿、礼部侍郎等要职 。 在嘉庆帝继位之后 , 刘权之官至军机大臣、大学士 ,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官运亨通 , 而他和他的老师纪晓岚一样 , 有一大爱好就是喜欢对对子 。 【爱历史】刘伯温出上联,400年无人能对,后被纪晓岚门生对出绝对!
文章图片
关于刘权之对对子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 有一次 , 刘权之回长沙老家探亲 , 古时人们对老乡有一种亲切感 , 回到老家之后自然想着提拔一下家乡的人才 。 于是 , 在于当地官员交流的过程中 , 刘权之主动提出让他们推荐可造之材 , 有官员知道刘权之喜欢对对子 , 想起来了一则趣事 。 前些时候 , 天气晴朗 , 风和日丽 , 官员们相约出游 , 到了岳麓山 , 官员们在江边等船的空隙 , 几位长沙的举子考生恰巧路过此处 , 几位考生正是意气风发之时 , 几人一边走着一边侃侃而谈 , 路过他们旁边的时候 , 被路人告知这几位衣着光鲜 , 气质轩昂一看就不是普通人的一行人是当地官员微服出行 , 于是一行人浩浩荡荡纷纷上前打招呼 。 两拨人一起谈天说地 , 好不畅快!过了一会儿 , 这位官员一时兴起 , 指着离他们不远处江上的一座宝塔 , 斟酌着说了一句上联:古塔耸耸 , 七层八方四角 , 扭过头笑着请各位考生对下联 。 【爱历史】刘伯温出上联,400年无人能对,后被纪晓岚门生对出绝对!
文章图片
几位考生低头思索了一会 , 一时半会儿没有人对上来 , 最后终于有几个人对了上来 , 但是答案却差强人意 , 官员不是很满意 , 正巧船靠岸了 , 官员有些失望地登船打算走 , 到了船上之后 , 没走多远 , 听到后边有人在叫喊 , 官员扭过头去 , 看到岸上的考生中有一个人在使劲地朝他挥手 , 由于距离远 , 听不到他说什么 , 官员也不是很明白这位考生的意思 。 【爱历史】刘伯温出上联,400年无人能对,后被纪晓岚门生对出绝对!
文章图片
官员把这件事讲给了刘权之听 , 刘权之是多么的有才华啊 , 听完之后便反应过来 , 笑着对官员说 , 那位挥手的考生其实想出了下联 。 官员一听 , 很是惊讶 , 连忙追问下联是什么 。 刘权之答道:一掌平平 , 五指两段三长 。 官员听了后非常叹服 , 这个下联无论是从声调押韵 , 还是从格式上 , 都对得难得工整、恰当 。 但是考官质疑道这或许是刘权之对出来的 , 那位考生或许无此意呢 , 挥手也可能是告别的意思啊 。 刘权之笑而不语 。 从刘权之对对子的反应以及后来面对考官的质疑笑而不语 , 足以彰显出刘权之对联功底深厚 , 以及胸有沟壑的大气 。 【爱历史】刘伯温出上联,400年无人能对,后被纪晓岚门生对出绝对!
文章图片
通过查证史料 , 有历史学家认为刘权之祖上是明朝大师刘伯温 。 刘伯温曾在浙江文成县一座叫刘基庙的地方提了一幅对联 , 他只写出了上联 , 下联一直没有人能对出来 。 四百年之后 , 到了乾隆年间 , 仍是没有人能对出来 , 直到刘权之做官时路过这里 , 看到对联之后 , 提笔写出了下联 。 在对联最后的落款处 , 刘权之自称是刘伯温的后人 , 但无可考史料证实这一点 , 但是从刘权之的对联中 , 可以看出他对这位祖先的推崇赞美之情 。 【爱历史】刘伯温出上联,400年无人能对,后被纪晓岚门生对出绝对!
文章图片
几位考生低头思索了一会 , 一时半会儿没有人对上来 , 最后终于有几个人对了上来 , 但是答案却差强人意 , 官员不是很满意 , 正巧船靠岸了 , 官员有些失望地登船打算走 , 到了船上之后 , 没走多远 , 听到后边有人在叫喊 , 官员扭过头去 , 看到岸上的考生中有一个人在使劲地朝他挥手 , 由于距离远 , 听不到他说什么 , 官员也不是很明白这位考生的意思 。 【爱历史】刘伯温出上联,400年无人能对,后被纪晓岚门生对出绝对!
文章图片
官员把这件事讲给了刘权之听 , 刘权之是多么的有才华啊 , 听完之后便反应过来 , 笑着对官员说 , 那位挥手的考生其实想出了下联 。 官员一听 , 很是惊讶 , 连忙追问下联是什么 。 刘权之答道:一掌平平 , 五指两段三长 。 官员听了后非常叹服 , 这个下联无论是从声调押韵 , 还是从格式上 , 都对得难得工整、恰当 。 但是考官质疑道这或许是刘权之对出来的 , 那位考生或许无此意呢 , 挥手也可能是告别的意思啊 。 刘权之笑而不语 。 从刘权之对对子的反应以及后来面对考官的质疑笑而不语 , 足以彰显出刘权之对联功底深厚 , 以及胸有沟壑的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