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三国的张飞,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莽夫还是国士

长期以来 , 蜀汉名将张飞直爽、率真而又莽撞、冲动的表现 , 给读者、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 以致在世人眼中 , 张飞俨然成为了典型的草莽英雄——他虽然勇略俱全 , 但因为出身不高 , 缺少较低的文化素养;而被简单概括为一个“莽夫” 。
现代以来 , 随着网络的发达 , 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形象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 于是 , 张飞的“莽夫”形象得到修正 , 取而代之的 , 是恢复了名将身份的“万人敌”形象 。 还有一些人从魏晋以后的诗词、评价中推测 , 张飞应当是个能书善画的儒将 。
但值得深思的是 , 张飞得到的评价 , 几乎都出自他国 。 他们称赞张飞为“熊虎之将”“万人敌” , 对后世之人“正视”张飞产生了深远影响 。 赵翼《廿二史札记》提到的“汉以后称勇者 , 必推关、张” , 业已成为张飞在正史中的主要形象 。 那么 , 这种“形象”又到底是不是张飞本人在蜀汉的真正定位呢?
【爱历史】三国的张飞,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莽夫还是国士
文章图片
上图_张飞(?-221年)
一、刘备眼中的张飞
在蜀汉众多文臣、武将中 , 张飞无疑是最特殊的几位 。 原因无他 , 他是刘备的绝对心腹 , 嫡系中的嫡系 。 《三国志·先主传》称刘备少时“好交结豪侠 , 年少争附之” , 在同门师兄、时任涿县县令公孙瓒的庇护下 , 刘备得到了大商人的资助 , “由是得用合徒众” 。 而《三国志·关羽传》中云:“先主于乡里合徒众 , 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 , 从此跟随刘备周旋左右、鞍前马后 。
而在这些“子弟兵”中 , 跟刘备混到最后的人 , 也就关、张二人了 。 且相较于关羽 , 张飞还是刘备的老乡 , 二人同为涿郡涿县人 。 刘备入蜀 , 法正、诸葛亮、关羽、张飞皆得重赏;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后 , 关、张为四方将军;后关羽战死、刘备称帝 , 张飞又升任车骑将军、进封西乡侯、领司隶校尉 。
【爱历史】三国的张飞,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莽夫还是国士
文章图片
上图_桃园三结义
这正是小说《三国演义》把刘、关、张三人演绎为结拜兄弟的直接原因 。 可以说 , 正史中的三人虽不是亲人 , 却胜似亲人 , 亦如魏臣口中的“义如君臣 , 恩犹父子” 。 是以 , 刘备对于小老弟张飞的任命 , 是带有特殊性质的 , 绝不等同于刘备对蜀汉其他武将的安排 。 这主要体现在刘备称帝后 , 给张飞加官进爵时的诏书中:
以君忠毅 , 侔踪召虎 , 名宣遐迩 , 故特显命 , 高墉进爵 , 兼司于京 。 其诞将天威 , 柔服以德 , 伐叛以刑 , 称朕意焉 。 诗不云乎 , ‘匪疚匪棘 , 王国来极 。 ’‘肇敏戎功 , 用锡尔祉’ 。 可不勉欤!
《三国志》中的诏书内容 , 往往很容易被忽略 , 但它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君主对臣子的看法或心理期望 。 而刘备对诸葛亮、许靖、马超、张飞等人的诏书 , 即体现出了他们在蜀汉政权的定位 。 如 , 刘备对诸葛亮说:“丞相亮其悉朕意 , 无怠辅朕之阙 , 助宣重光 , 以照明天下 , 君其勖哉!”即确定了诸葛亮志在完成刘备“兴复汉室”的夙愿;后诸葛亮北伐 , 亦是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先帝之愿 。
又如 , 刘备对马超说:“海内怨愤 , 归正反本 , 暨于氐、羌率服 , 獯鬻慕义 。 以君信著北土 , 威武并昭……”马超少有勇略 , 深得羌、胡人的敬服 , 故刘备加封其为凉州牧 , 让他慑服西南的少数民族 。
【爱历史】三国的张飞,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莽夫还是国士
文章图片
上图_马超(176年-222年)
与诸葛亮、马超相比 , 刘备对张飞的“殷切期盼”还要更含蓄一些 。 在这份诏书中 , 一向不爱读书的刘备 , 竟然也引经据典 , 提到了《诗经》中的“匪疚匪棘 , 王国来极’与‘肇敏戎功 , 用锡尔祉”两句 。 据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 此处描写地正是召虎率师征讨淮夷之事 , 即印证了刘备口中的“以君忠毅 , 侔踪召虎” 。
换言之 , 刘备将张飞视作自己的“召虎” , 那召虎又是什么人呢?
【爱历史】三国的张飞,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莽夫还是国士
文章图片
上图_刘备(161年-223年)
二、目标是社稷之臣
召虎 , 即西周“宣王中兴”时期的名臣召穆公 。 周厉王在位时 , 横征暴敛 , 闭塞视听 , 以至于“国人暴动” 。 周厉王逃离镐京后 , 召虎将太子静藏匿于家中;并用自己的儿子换了他一命 。 太子静即位后 , 为周宣王 , 与召公共同执政朝政 , 谓之“共和” 。 在召虎、方叔等人的帮助下 , 周宣王励精图治 , 让西周恢复了生机 。 待政局大定 , 召虎又出兵征讨淮夷 , 为西周开疆拓土 。 因此 , 后人皆以召虎为名臣典范 , 将其视为“国士”一般的社稷之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