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南越文王墓”亮相中国航海博物馆

由中国航海博物馆和南越王博物院联合主办的“大汉海疆:南越航海文明展” , 正在上海精彩亮相 。 展览中154件(组)文物全部出土于南越王墓与南越国宫署遗址 , 是南越王墓精品文物首次大规模在沪展出 。 中国航海博物馆从航海视角、用展览语言串联起考古发掘的文物 , 讲述了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发轫者的古南越国航海成就与海洋文化 , 深深吸引了申城观众 。
【历史故事】“南越文王墓”亮相中国航海博物馆
文章图片
7月3日 , 一位小朋友在中国航海博物馆“大汉海疆:南越航海文明展”互动区留影 。
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
1983年6月 , 在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山的腹心深处 , 发现了一座西汉古墓 。 两汉时期诸侯王级别的墓葬 , 到今天已大多十墓九空 。 而这座大墓却一直未被盗扰 , 保存十分完整 。 经过科学的考古发掘 , 墓中出土的“文帝行玺”龙钮金印以及“赵眜”玉印 , 结合史书记载 , 证明墓中长眠的正是两千多年前南越国的第二代王——文王赵眜 。
公元前221年 ,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 ,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 。 公元前214年 , 秦始皇统一岭南 , 设立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 赵佗任南海郡龙川县县令 。 公元前203年 , 趁秦末天下大乱、楚汉相争之际 , 赵佗统一岭南三郡 , 自立为王 , 建立岭南第一个地方政权——南越国 , 定都番禺 。 公元前202年 , 汉朝建立 。 汉高祖刘邦遣陆贾出使南越国 , 赵佗接受汉朝册封 , 面北称臣 。 公元前137年 , 赵佗逝世 , 其孙赵眜继位 , 这就是南越文王 。
南越文王墓是岭南地区规模极大、保存完好、随葬器物丰富的大型彩绘石室墓 。 南越国宫署遗址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所在 。 其中 , 南越国时期的大型石构水池在岭南地区尚属罕见 , 曲流石渠遗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早期、保存较为完好的秦汉王家宫苑实例 。
【历史故事】“南越文王墓”亮相中国航海博物馆】2021年 , 南越王墓与南越国宫署遗址一同入选国家“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 此次展览 , 中国航海博物馆联合南越王博物院 , 立足考古发现 , 管窥两千多年前的岭南文明 , 揭秘承秦启汉的王国往事 , 系统呈现南越国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 。
【历史故事】“南越文王墓”亮相中国航海博物馆
文章图片
观众在中国航海博物馆参观“大汉海疆:南越航海文明展” 。
“古国芳华”“帆起东南”
公元前122年 , 南越文王赵眜逝世 , 其子赵婴齐继位 。 公元前113年 , 赵婴齐逝世 , 传位给次子赵兴 。 丞相吕嘉拥立赵婴齐的长子赵建德 , 发动政变 , 导致南越国内乱 。 公元前111年 , 汉武帝刘彻派兵平定岭南 , 南越国由此而亡 , 享国93年 。
在秦汉大一统的时代背景下 , 身处海陆要冲的南越国在割据东南近百年间 , 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 , 大力发展海洋文化 , 开启岭南文明辉煌 。
据中国航海博物馆策展人蔡亭亭介绍 , 首次在沪展出的南越文王墓和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154件(组)珍贵文物 , 按内容分为四个单元 。
“南越世家”单元通过珍稀实物 , 从政治、经济、军事等角度 , 展现具有原真性、完整性和权威性的南越国社会历史画卷;“古国芳华”单元展示反映衣、食、住、行的日用器具 , 再现两千多年前南越国奢华的宫廷生活;“文王风雅”展示南越文王墓中的乐器、棋具、书画用具等文物 , 反映出文王赵眜的风雅之好与生活闲趣;“帆起东南”展示海外舶来的乳香、象牙、金花泡及八角形石柱建筑构件等中西方交流见证物 。
采访人员在中国航海博物馆看到 , 展品中最引人关注的南越文王“丝缕玉衣” , 被放置在密闭玻璃柜中展示 。 这是我国迄今所见唯一一套形制完备的丝缕玉衣 。 玉衣为对襟形式 , 是此前从未见于文献和考古发掘的新品种 。 其制作年代不晚于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 , 比河北满城汉墓的金缕玉衣早10年左右 , 极为珍贵 。
南越文王赵眜身上出土的一枚“文帝行玺”龙钮金印 , 也首次在沪展出 。 这是目前我国考古发掘所见唯一的汉代龙钮帝玺 , 也是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 。 这枚金印是墓主身份最可靠的物证 。 南越国虽为汉朝的藩属国 , 但文王在位时仍对内称帝 , “文帝行玺”即是明证 。
印面阴刻小篆“文帝行玺”四字 , 刚健有力 。 印钮为一条游龙 , 盘曲成“S”形 , 龙头伸向一角 。 龙腰隆起 , 可以用来系印绶 。 龙钮捉手处异常光滑 , 显系使用过程中摸蚀所致 , 台壁和印面边缘又有碰伤痕和划痕 , 均可表明金印是南越王生前所用实物 。